他不会攀岩,但他却培养出了刘常忠、黄丽萍、曹荣武以及李春华和梁柳英这样的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他不被人关注,但他却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他就是我国著名攀岩教练———丁承亮,一位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儒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白发苍苍,眼前的丁教练显得非常干练,非常的和蔼。黝黑的皮肤、深邃的眼神,还有那吸烟过度的大黄牙。一切都组织得格外“沧桑”,一切都在隐藏着主人的身份。这种隐藏却与丁教练不愿意与别人过多地谈起那让人侧目的“国务院特殊津贴”非常吻合。 “我不会攀岩!” “不瞒你说,我不会攀岩!”当记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住了,而这个时候的丁教练的神情却非常认真,“我主要是教学,在具体的攀岩上,我向学生学。”这一点非常像金庸,自己不会武术,却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为此,他还专门做了解释。“这主要是文化底蕴的问题。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那么教学也不同。有些人是从攀岩来研究攀岩,我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研究,殊途同归吧,最后我也可以找到攀岩运动的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的攀岩运动的规律。” 攀岩是高智商运动 丁教练对攀岩的爱似乎是一种“一见钟情”。他在回顾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时显得非常陶醉:那是1992年在西安举行的一项大中专院校的比赛,在赛前的俄罗斯高校代表队表演时间里,丁教练完全被一种美震撼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当时就是看到一个精灵在岩壁上跳跃……”说起来就一个字,美。而实际上里面有很多东西,但解释起来很难,毕竟人类的这种表达受到语言的限制。 交谈中,丁教练一直强调着一句话,那就是“攀岩是一项高智商运动”。他的解释是: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不同,他们的战术风格不太一样,因为他们是对事物的认识不同的。 不要拔苗助长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就是丁教练多年以来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如武术,这就是人文文化的精髓,为什么不可以拿来用呢?所以通过这些东西,再加上现代理论知识的吸收及实践,形成自己的东西。”丁教练说得一气呵成。 而在谈到青少年攀岩运动员的培养时,丁教练则又反复强调应该一步一步来,按照年龄段来确定他应该学习的技术,不要拔苗助长。而对于普通的孩子,丁教练的观点是,小孩应该全面发展,攀岩运动应当只是被当作培养能力的一种手段。这对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是有帮助的。 现在,丁教练上高二的儿子也在其指导下练习攀岩,丁教练对儿子的“新课题”是:让他(儿子)从这项运动中学会怎么做人……作者:本报记者朱珊 实习生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