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左二)等在富士山半山腰与一位日本登山老人(右二)合影。 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它气势雄伟,四季如画,既是日本山岳文化的图腾,也作为日本的象征名扬世界。前不久,记者与3位朋友乘着夜色登了一回这座名山。 三个小时吃了两顿饭 与我们一起的老陈是原国家业余登山纪录保持者,8200米的纪录保持了数年。直到今年,中国业余登山队登上珠峰,老陈的纪录才被打破。 在老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采购登山用具。最贵的装备是3900日元(约合300元人民币)的名牌登山鞋。之后,我们一头扎进“百元店”,买手套、帽子、墨镜、唇膏和护肤霜。老陈还煞有介事地说:“把旅店的浴衣带借出来当安全绳用。同志们再多准备点塑料袋,既可以套在头上防风,也可以套在袜子上防雪。一切要求从严,按登8000米雪山的规矩办。” 10月29日夜,我们经过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2点准时到达富士山下的河口湖。按计划,我们一行4人将乘出租车直达五合目(富士山由下至上分为十个合目),从那里向顶峰十合目进发。因此,在列车上我们猛吃了一顿。但意想不到的是,通往富士山的公路凌晨3点以前封路。没办法,我们只好从12点开始在街上闲逛。河口湖是个小镇,地方不大,附近惟一的一家24小时店被我们逛了两次。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再吃一顿,既可抵御严寒,又可减轻自重。 在山上看日出 终于等到凌晨3点,我们挤上一辆出租车向山中驶去。路上,司机对我们这些腰挂军刀(防身用)、头戴毛线帽的人颇有戒心。后来,我告诉司机,我是记者,其余3位都是公务员,他才放心。下车后,我们打开强光手电,一字排开向山上摸去。上山的路刚开始很平坦,然后是“之”字形的渣土路。渣土下面是冻土,踩上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正低头走着,最前面的老陈突然停下来对大家说:“我们登山的人讲究走50米,回头看看,因为上山的风景和下山的风景截然不同。”按他说的,我们一齐回头,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惊呆了。在黑暗中,依稀能看到四周是大山,在群山环抱下有一座城市。城市里灯火通明,各种灯光强弱不同,红绿各异,有的灿若繁星,有的忽明忽暗。既像九天银河又像黑天鹅绒上的一颗钻石。欣赏完夜景,我们继续向前。富士山是一座火山,除山腰以下有树木外,山上没有任何植被,有的只是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火山岩。到后来,我们只能拽着铁索在大块火山岩之间跳来跳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平线上泛起了白光,从一个点到一条线慢慢伸展开。白光渐渐发红继而红透了半边天,太阳就在无尽的辉煌中跃出了地平线。看着满天红霞,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登山的乐趣。就在我们接近八合目时出现了问题。前面的火山岩完全被冰雪覆盖,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只能踩着岩石缝往上爬。30米的路用了40分钟。到达八合目我们已气喘嘘嘘。据老陈推断,山上前两天下过雪,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正的雪山,没有冰爪(登雪山时穿的那种下面是锯齿的鞋)和冰镐很难再往上攀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们终于决定放弃登顶,立即下撤。 下山途中等着起雾 向下走了一段距离,大家坐下来休息。据老陈讲,他前不久登过富士山,在下山途中,由于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就在此时,他遇到了一位登山的日本人,此人已完全迷失了方向。两人凭直觉绕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准路线。下山后,这位日本朋友死活要请老陈洗澡,老陈只好答应。洗完澡,由那位日本朋友的夫人开车把老陈送回了宾馆。听到这,我们都乐了并集体决定坐在山上等着起雾。可坐了半天连片云彩也没等着,只好悻悻地站起来,准备下山。在下山的途中,我们先是遇到了一位登山的日本老人。他穿一身很普通的秋衣秋裤,脚下是一副老冰爪,手中的冰镐居然是木头把的。细问才知道,这位老人今年66岁,坚持登山40年,现在身体仍然很棒。随后,我们又遇见了一位日本青年和一位美国青年。他们全身装备十分精良,穿得又少又薄,每人都拄着两根登山用的雪杖。两杖一点,身体在岩石上飘来飘去,颇有点大侠的风范。 下山的路更加难走,老陈要求我们双手握铁索,面向山顶背朝下,像攀岩的一样悠着往下走。到了山下,我们的四肢已经麻木,以至于到后来,不管是上楼还是下楼,手里总想抓点东西。 此次登山感悟颇多 记者在北京不常登山,这次登富士山让我感觉到了山的气势。登山能够荡涤人的心灵,还能体现民族精神。记者在日本了解到,1/10的日本人有经常登山的习惯。在专业和业余登山领域,大家都公认日本登山者很“疯狂”,他们有着极强的挑战欲,越是艰难险阻越要勇往直前,所以日本登山者伤亡相对较大,但成绩也非常突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山,特别是中国的山,很多是被日本人首登的。有人说,登山运动体现的是开拓精神,这一点不假。世界登山强国包括美、英、法、德、日等也都是经济强国,他们所具有的开拓精神是显而易见的。《环球时报》 记者 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