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是个没法一开始给你惊喜的的地方,需要你磨合在这个小镇上,慢慢的去体味,
长汀---充满历史文化的古镇;
长汀人的热心古肠,淳朴之风;
古巷中一条条布满青苔的石子路;
随处可见的古老宅院,从宅子里散出来的檀香;
经过上卧龙山顶的辛苦才能体现出对菩萨敬拜的诚意;
客家母亲河桥上络绎不绝来往的人;
还有龙门一路上的秀丽景色;
。。。。。。
我的拙笔无法描述到最美,所以希望大家能从PP里感受一些,了解一些。
几经周折终于在10.1成行于长汀,一座刻满了历史印记的古镇
赶到时候已经离开车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了,急忙穿过排成长龙的安检队伍往站台跑去,好险哦,上车还没歇好车就启动了。
坐的是加车,所以我们的车厢连着火车头

下了火车,第一件事就是买好返程票,环顾小小的售票厅,发现时刻表上只有6趟车次。首次让我体会长汀之小。

坐了一个电三轮车,5元钱载我们到了兆征路上,这条路上有三元阁、长汀博物馆、长汀文化馆、长汀文庙以及长汀一中,去到古街建设路和水东街都很近的。
发现了小师妹告诉我的那个农业招待所,打着是她姐姐的招牌,老板误以为我也是学生,就以60元/天给了我们一个通风宽敞的双人间。
安顿下来后,我们打算去离的最近的三元阁看看,到了后却发现已经到了中午门都锁了,就先在那里拍了几张照片。


吃过午饭,到长汀一中,除了挂在校门上几块某某遗址的铜牌以外,这里和赣州的校园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沿着一路前行,先到长汀博物馆里参观,这是我3天所到之处唯一要收门票牡胤剑ㄆ奔?5元)。之前在长汀论坛上联系了一个MM就在这里上班,本来计划让她带我们到处转转,不巧的是她中午已经下班了。
温习完中国的革命史,下一个地方顺着走就是长汀画院了,里面有一个绘画的少儿班。在长汀,绘画和摄影方面有特别浓的氛围,各处都看的到绘画培训和摄影展。

画院现在只剩下一些古迹,留下这池中的荷花孤芳自赏而已

建设街是长汀很有代表性的古街道,听说这一带当地政府不批准开放,就是为了要保持古镇的容貌。
一条狭长主街,四处通达,很多老宅院都是类似这样的门口,虽然有点满目沧夷和落败景象,仍能显出各宗室的气派之气。


建设街上的店铺里坐守的都是些老人家,专注地做这些手艺,铺子想来也是祖上给他们传下来的家业吧;
老街、老人、老店、老字号、老照片,构成了长汀一副鲜活的旧式画卷



出的老街,上到水东桥上,眼前的汀江让我赶到很失望,干涸的一条河而已,而且两岸边很多垃圾杂物,所以也没有兴致拍照片了。后来听说是因为近日都没有雨水,所以才会如此景象。
本来以为是个很安静的小镇,却发现原来到处都是如此热闹,沿着城墙走就是龙潭公园了,大树底下好乘凉,这里聚集了众多乘凉的老人和小孩。
“放生石”下唱旧戏戏的老人

如果说第一天的汀江带给我的是失望,那么第二天的龙门之行则是由此而带给了我意外的之喜。顺便带上了8264的旗子去骚了一下


路上的风景:潺潺的流水伴着丰收的田野,鸟儿在鸣叫,花儿在摇曳,在河边洗衣是不是也会是件惬意的事了?




如果这是通往天国的阶梯,那么路上也有美丽的风景可以看吗?




山顶,“佛”字当顶;我只敢以青山为背景留影


下午一个人再次到水东街上寻小吃,几样简单的小吃顺便把我的晚餐也给解决掉了。
因为我的贪嘴,所以就没有小吃的PP可以给大家看了。
在水东街上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招牌和这样的街景:


吃过在长汀最后的早餐---清汤加拌面,准备去卧龙山(本地人俗称北山)看看长汀的全景。


之前听说长汀人经常晨练到这里来,总认为是座小山,却不曾想到原来上山的路都是石子铺的台阶,弯曲绵延而上,一眼望不到尽头,山顶是座寺庙,香火旺盛,或许菩萨正是要以如此辛苦的上山路,来考验人们的虔诚膜拜之心。
行者和辛苦的挑石工每天不知道每天要往返多少次。



从另寻的一条路下山,发现这里看到的长汀全景更真切。


长汀的街道互通,我自己都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去,只是一路可以看到一条条这样布满了青苔的石子路小巷;走到一条我不知名的路上,看到了一家生产长汀特产--豆干的作坊,估计参观的人多了,所以她们都已经习惯了像我这样对着她们拍照;
PS:各位朋友,你们能想出最后照片上的老人是在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