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出差来到广州,下午出了机场坐上了机场大巴五号线,半个多小时后在第二站东方酒店下了车,下车后就是地铁二号线的越秀公园站,进站到自动售票机上买了票,坐到公园前站换一号线到陈家祠站下,前往陈氏书院,其又俗称陈家祠,筹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当时七十二县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为广东各县陈姓宗族子弟赴省城读书应考、诉讼、议事等提供临时居所,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是目前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建筑,在建筑构件上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铁铸和绘画等装饰艺术。开放时间:8:30-17:30,陈氏书院门票10元,票也是张明信片。一进去就看到一排宽大的屋檐,上面繁复地布满了彩磁的人物动物等,墙上还有人物故事的砖雕。大门上画了高大的门神,门内的隔门上也全是木雕,院子也是装饰华丽,以长廊相连。厅堂内有奇石、陶瓷、民间雕塑、工艺品等多个展览。其中有个葵扇展,才知道新会善出这以前夏天用的葵扇,想到老妈现在夏天还是喜欢拿把扇子,就买了一把40元,价格不菲,无奈如今这东西已是难以觅到。
流连了两个小时后离开,坐地铁一站到了长寿路下,沿着宝华路一路向南,这条街上两边都是店铺,行人很多,路面又窄,走不快,过了十来分钟终于到达恩宁路,事先定了如家上下九店,入住时关照要安静些的房间,不料房间虽然不靠马路,外面的机器声音还是吵了一夜,怪不得窗户装了双层的,嫌噪音的人不推荐入住。晚上外出,恩宁路接着第十甫路,靠近路头就是有名的饭店陶陶居,不过我后来没有在那儿吃早茶,因为不是点的而是自助餐式,我这个胃口吃不了多少。第十甫路走下去就是下九街和上九街了,街上人很多,两边的店以小吃、服装居多。在第十甫路上的荔湾名食家吃了晚饭,这家点菜的方法挺有趣,店员给一张印着各种价格的空白表格纸,自己到窗口点吃的,店员会在相应的价格处敲章,自己拿了吃的后到帐台付款,有云吞、面、粥、点心等,品种还真不少。饭后原想一路走到沙面,但走到后来发现是一条高架路了,就没有走下去。
第二天一早还是到荔湾名食家吃了早饭,顺便问了下西关大屋,年轻的店员还不知道,问了一位老太太,说是在逢源路,于是从宝华路经多宝路到了逢源路口,在那儿又问了位老者,他先说是在另一个方向有个西关大屋的,我说是在荔湾博物馆的,于是他说要走到龙津西路,老人很热心地说了好久。于是根据他的说明一路走去,最后是在荔枝湾路(路口有个牌坊写着西关古玩城)找到了博物馆,在路口的一块指示牌上得知西关这一带有不少旧民居的,不过现在也拆得残缺了。博物馆门票8元,主要就是一幢西式的建筑和西关大屋,我进去时没有其他的游客,屋子不是很大,楼上楼下两层,共三进,保存得非常完好,墙上还挂了许多反映以前市井生活的摄影作品,快逛完时突然人声鼎沸,原来是一个广东人的团队来了,我就赶紧闪了。
出来走到长寿路地铁站,换二号线到海珠广场下,从B2 出口出来后便沿一德路向西走,10分钟后路分叉了,往右侧继续走几步便看到了圣心大教堂那哥特式尖尖的塔顶了。这个教堂据说是我国最大的哥特石构教堂,高58米,法国建筑师设计,建于1863年。到那里时正在举行周日的弥撒,教堂还是很漂亮,那十字形的屋顶、两边墙上彩色玻璃的宗教画,玫瑰花窗,无不透着静穆的美丽。出教堂后在前面的牛肉拉面馆吃了午饭(新疆人居然跑到这么南面的地方来了),再坐地铁到了越秀公园下,其B1出口到越秀公园,E出口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想了下还是从B1口出来右拐到了越秀公园,公园是免费开放的,看了地形图发现公园还是很大的,这时天开始下起了小雨。沿着右侧的小路走,然后再上高高的台阶,去看那个有名的五羊塑像,传说早先有五个仙人骑着羊给广州(最早是称作番禹)带来了五谷粮食。下来后走了不远又上台阶,那里有一小段保存下来的城墙,墙上有两处被榕树的根包裹着,透着古老的沧桑。走不远便是始建于1380年的越秀上的镇海楼,现在已辟为广州博物馆,门票10元。展览的一到三层是广州的历史展览,四层是工艺品店。一个多小时后出门,问了门卫得知出附近的西门对面就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不料马路中间有长长的隔离带,绕了一大圈才得以过马路。门票12元,前面是瓷枕和三星堆文物展,走到后面才看到了有关南越王墓的展,前面是墓的现场,那些巨大的石头和沉重的关闭后自己从内封上的石门让我吃惊于一个墓如此大的规模(当然比起秦始皇那个家伙的还是小的),里面出土了很多的殉葬物品,而同时还有墓主的四个夫人、十一个守卫、管家、奴婢等活人的殉葬。墓主的全身穿着用玉片串成的衣服,身上还放置了许多玉璧,但是其尸骨却已是一摊薄薄的尘土了,仅仅有牙齿还可辨别。后面有四个展厅展出了墓内发掘出的文物,有玉器、金饰、陶器、铜器、铁器等,说明中说原还有大量的丝织物,或包裹物品,或是整匹的织品,可是那些锦绣已经在岁月中荡然无存了,在这个博物馆里也呆了有两个小时才离开。
(圣心教堂)
(教堂活动日程)
(教堂的花窗)
(陈家书院)
(西关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