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最大、全国第二的长江珍稀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工程基本完工,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近日,在宜宾长宁县龙头镇竹洞村的长江珍稀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工地内,三峡办驻长江珍稀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工程监理牛宏说,该救护中心是以驯养国家一、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白鲟、长江鲟、达氏鲟、胭脂鱼等保护区内的66种特有鱼类的公益性项目。
11月13日,记者在长江珍稀鱼类驯养救护中心看到,一幢幢红顶白墙房子布局有序,室内室外的大、中、小鱼池星罗棋布,“井”字型路道和小桥将中心内的所有设施有机串联起来,规划设计科学的救护中心犹如一个环境优美的水乡园林式公园。
据了解,经国家农业部和三峡办有关专家在长宁、江安、兴文等县多次实地考察论证后,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建设项目,于2004年3月最终“安家”各方面条件更优的龙头镇竹洞村。
长宁县水务局局长赵晓勇说,该项目占地60亩,工程总投资2400万元,由国家农业部和三峡办共同出资建设。此项目主要是以驯养国家一、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白鲟、长江鲟、达氏鲟、胭脂鱼等66种特有鱼类的公益性项目。
“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2280万元,占总工程量的95%。”该项目施工方负责人王长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