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亲临现场助阵,参加民俗文化高峰论坛。昨日上午,冯骥才聊起了自己的“文化观”:“我不太同意文化要做大做强的说法,文化可以说做精做细做深,文化产业可以做大做强,文化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
谈皖南古村落——最后的文化家园
“安徽是中华文化的大角色,喜欢中国文化的不可能不喜欢徽文化,徽文化纯正地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点。”冯骥才开场就对徽文化赞不绝口,而在徽文化中,冯骥才最为关注的则是皖南古村落,“看起来它是古建筑,实际上是民族最后的文化家园。中国文化的根和底蕴在村落,中华文化的多元和千姿百态体现在农村。我们保护皖南古村落,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谈非遗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冯骥才认为,现在各省区市以节庆的方式来弘扬地域文化,“这在现阶段很好也很必要,但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一个体系,要符合文化规律的要求。”
在冯骥才看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国家一级一级设立非遗名录;推崇传统节假日包括设立文化遗产日;博物馆保护;教育保护,要让传统文化从小进入中国人的情感;传承人保护和学术保护,“越有高度,越准确越理性越自觉。”
谈文化风度——莫有暴发户心态
“徽派建筑,不是某一个建筑师能控制的,它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是一个地方共同认定的审美。”冯骥才觉得,很多城市风格怪异的建筑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暴发户的心态最明显的就是显摆、夸富、膨胀和炫耀。”
“我不太同意文化要做大做强的说法,文化可以说做精做细做深,文化产业可以做大做强,文化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冯骥才觉得,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风度,“大气、平和、自信、从容,这才是富国。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有时候我觉得富的穷比不知穷的穷更可怕。”
分享到新浪微博 | 收藏到QQ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