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一季度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5日在厦门大学发布,这是大陆首次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做出的调查和公开发布。此次调查主要包括消费、旅游与金融投资信心指数及经济景气、就业信心、房地产购买信心、海西建设信心指数。指数取值在0至200分之间,以100表示中立水平,0分表示最没信心,200分表示最有信心。 根据调查,2010年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总指数值为106.95。金融、旅游和消费3个指数分别为90.43、107.55和110.93,其中消费指数得分最高,其次是旅游指数。较差的是金融。据了解,本次调查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台湾辅仁大学共同承担和发布。对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20岁以上居民。
那么就这份调查,海峡之声记者文彬连线采访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的朱建平教授,也是这项调查的发布者。
文彬:2009年厦门大学发布的是厦门的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为什么从今年开始增加了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这二者在范围还有指标设置上有哪些区别呢?
朱建平: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年,也是海西各地在新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一年。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增强信心,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值此重要时机,胡锦涛总书记也莅闽考察,为支持海西建设喊话,由此可见海西建设意义重大,海西人民对当地经济建设的信心也显得尤为重要。
厦门大学继2009年成功发布厦门市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并取得热烈反响后,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政府做出相关决策提供有益的补充,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数据挖掘中心课题组于2010年初策划了海西消费信心指数调查,将调查范围由厦门扩展至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福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南平、宁德以及福建周边的浙江温州、丽水、衢州、金华、台州;江西上饶、鹰潭、抚州、赣州;广东梅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共计23市。
此次调查以电脑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是继2009年四个季度厦门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之后的又一次全新的调查,也是第五次厦门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及第一次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
与2009年度厦门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类似,此次调查主要包括消费信心指数、旅游信心指数与金融投资信心指数,但为更全面反映海西消费信心状况,在原有消费信心指数调查部分的基础上新增了经济景气、就业信心、房地产购买信心、海西建设信心4项内容。
文彬:与此前厦门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指数调查不同,这次海西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新增了经济景气、就业信心、房地产购买信心、海西建设信心4项内容,请问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朱建平:新增这四项内容,是考虑到各地的经济社会因素毕竟不尽相同,所以在内容设置上会有差别。具体的比如厦门,工业发展并不是主导产业,所以我们的调查就更侧重于旅游和金融类。说到海西,它涉及的范围更广了,而且各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比如福建的泉州和晋江,制造业就发展的很好,因此经济景气等指标可以从宏观经济上更全面地反映。就业信心和房地产购买信心是社会的热点,把这些内容添加进来能让指标更全面,更有代表性。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年,也是海西各地在新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一年。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增强信心。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初也莅闽考察,为支持海西建设喊话,由此可见海西建设意义重大,海西人民对当地经济建设的信心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又新增了海西建设信心这一指标。总的来说,增加的内容共同的目标就是使指标更具有代表性。
文彬:调查中,各信心指数都怎样?而这些都说明什么?
根据调查,2010年海西金融、旅游、消费信心总指数值为106.95,表明金融危机的负影响已逐渐消除,海峡西岸民众总体信心较足。结果显示,福建、浙江、江西、广东4省消费者总体信心指数均处于乐观范围,其中福建以107.89领跑海西,而厦门又以109.15领跑福建。
金融、旅游和消费3个指数分别为90.43、107.55和110.93,其中消费指数得分最高,其次是旅游指数,表明海西消费者在经济发展、家庭状况、就业、耐用品及房地产消费、海西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强的信心,对海西旅游的发展信心也相对较强。
另外,我们还看到,福建、浙江、江西、广东4省消费指数取值较为接近,23个城市中消费者指数得分最高的为浙江衢州的116,最低的为福建龙岩的105.72;旅游指数福建分数最高,为110.05,其余3省较为接近,取值均在104左右;福建消费者的金融投资信心指数最强,为91.32,江西消费者在金融投资方面持较为保守的态度。
文彬:调查中,你们取得了比较准确的信心指数结果,那么消费者信心指数对经济状况的描述有多大的意义?它与CPI的差别是什么?
朱建平: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通俗地说,通过观察这一指数的高低和趋势,可以清晰判断居民的消费开支意愿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
从包含的内容看,消费者信心指数比CPI数据更加全面,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消费意愿。在CPI数据中,买房等重要的开支项目因为被算作是“投资”而被摒弃于统计之外。但是这种经济统计意义上的划分,对于普通家庭的收入开支预算而言几乎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房价持续暴涨那就意味着居民必须要攒钱买房,就要增加储蓄、节衣缩食,因而所谓的消费和投资根本无法清晰地划分开来。与之相比,消费者信心指数则避免了这一问题,综合考虑了所有与消费欲望有关的因素,甚至包括股市的涨跌变化和预测。
文彬:厦门大学计统系数据挖掘中心设立消费信心指数的初衷和意义是什么?
朱建平: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是为了了解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信心强弱程度,反映消费者对经济的看法。消费者信心指数通过反映消费者心理意向的消长趋势,可以用来预测市场变化,帮助政府和社会大众准确掌握真实社会经济现状,及时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未雨绸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及微观调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分享到新浪微博 | 收藏到QQ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