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南平市召开“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局际协调会议,对“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进行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全市23个旅游协调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旅游、交警、工商、卫生、质监、气象等部门先后就“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部署情况进行了发言。
旅游部门:一是部署周密及时。9月初就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加强了旅游市场预测,启动应急机制和相关措施。在交通运力方面,武夷山火车站除加挂原有固定车次外,还将增开临客和旅游专列,并增设了售票窗口,目前已确定的旅游专列有厦门、上海专列6对;机场将起降航班138架次,其中郑州、南京、深圳等地旅游包机11个,并加飞厦门、晋江、北京等重要旅游航线航班22个。三是针对游客需求,提供越来越丰富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推出了多条“乡村游、近郊游”旅游线路,如延平区推出“来舟绿野休闲、樟湖垂钓、高坪森林人家等家庭亲子游线路”;武夷山推出“大安源龙埪景区”等旅游新线路;邵武市天成奇峡景区内的中国兰花第一谷和古陶瓷博物馆,将在国庆期间向游客全面开放;建阳市推出“书坊古村民俗游”新线路等。四是围绕安全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多次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交警部门:一是强化源头监管。对客运、旅游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对在黄金周期间投入使用的客车进行一次二保以上的维护,对参加黄金周营运的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集中教育,并签订安全客运责任状,坚决做到“四个不”,即不开疲劳车、不开超员车、不开超速车、不开带病车。二是强化重点线路道路状况的摸排工作。对道路旁不规范施工、违法占道等行为开展专项清理,对未整改完成的危险路段采取增设标志和加大巡查密度等措施。三是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结合正在开展的七十天道路交通集中整治行动,采取挂企业、挂社区、挂学校、挂乡镇的方法,对客运驾驶人、中小学生、外来人口和农村村民进行持续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四是强化路面监管,从严从重打击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对316、205两条国道实行24小时有警管控,在武夷山的大安、光泽的栅下、政和的镇前、浦城的九牧、延平的外洋设立反客运超员、疲劳驾车服务工作站,对过境七座以上客车实行逐台检查登记。五是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与农村派出所密切配合,开展摩托车、拖拉机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加强对节日农村集会、墟日等重点时段的道路交通管控。充分发挥村“两委”和村级交通安全员的作用,切实做到“看好自家车、管好自家路、教育好自家人”。六是强化督导。黄金周期间,组织两个暗访组下基层开展路面勤务督导。
工商部门:一是结合国家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抓好景区及黄金周期间食品安全。二是在基层建立12315网络,在景区设立12315投诉点,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消费救济途径,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旅游市场巡查,对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旅游星级饭店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明码标价、有无过期变质食品、有无食品进货台账等问题,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
卫生部门:一是认真查处无证餐饮活动,取缔无证餐饮9家。二是进一步完善索票索证制度,签定履行索票索证制度承诺书234份,出具监督意见书51份。三是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制度。
质监部门:组织开展“黄金周”特种设备安全督查,对大型游乐设施,公共场所的电梯、扶梯、气瓶等实施重点检查。一是检查在用设备是否在定检有效期内,是否按规定悬挂或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游乐设施运营单位是否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游客须知》。二是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三是检查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切实有效,预案中各职能岗位的人员是否明确到位,是否建立值班制度。
气象部门:密切监测黄金周天气变化,提前预测“十一”黄金周天气情况,进入“十一”黄金周,及时对外发布气象信息。
最后,南平市假日办主任、主持市旅游局工作的刘秀梅副局长就进一步做好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强调了四点意见:一是要提高认识。要按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十一”黄金周各项工作。二是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认真扎实地开展一次全面的旅游安全大检查,消除各种隐患。三是要切实加强市场整顿,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市假日旅游协调机构成员单位要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净化“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秩序为内容,在“十一”黄金周前和黄金周期间开展联合行动,坚决打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不法行为。旅游质检所要24小时值班,热情解答问题,及时处理投诉。四是要加强节日值班,保证各协调机构正常高效运转,各相关部门、所有旅游企业都要有人值班,责任到人,保持24小时联系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