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待游客近500人次,收入超过2000元,光水果一天就卖了1000多元。”
“过去用4亩土地种植水稻,按较好的收入最多亩产1000斤,按每斤7角算最多3000元左右;现在发展了果园经济,有梨、桃、葡萄等水果,按市场价算近4万元呢。”
8月12日,江口镇光辉村果园承包户池某向笔者喜滋滋地算起了经济帐。据不完全统计,光辉村仅11日、12日两天就接待游客超过4000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近3万元。
近年来,平昌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探索出了一条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之路。按照“提升旅游品味、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思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注重了“高”、“快”、“新”、“绿”。
“高”标准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对全县乡村旅游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优先把乡村旅游点列入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依托产业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设计乡村旅游项目,做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现资源共享、设施配套、产业联动,高标准发展乡村旅游。
“快”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今年1—7月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近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000元,当地农民很快摆脱贫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新”风尚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城市先进的理念、市场信息和生活方式逐渐带到农村,改变了农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新风尚。全县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社、公司、农户等,从税收、交通、公益设施配套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制订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分类对经营者、农户、从业人员进行乡土文化知识及礼仪礼貌、市场促销等方面的培训。
“绿”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近年来,平昌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战略,全力组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使绿色生态环境到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