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首席记者 钟蕾)7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岫岩剪纸以浓郁的地域特色及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非遗”项目。这是我市唯一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的项目。
据介绍,中国剪纸项目由山西剪纸牵头,辽宁、河北、浙江等14个省区市剪纸捆绑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辽宁省同岫岩剪纸一同入选的还有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庄河剪纸、建平剪纸和新宾满族剪纸。
岫岩剪纸是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凭借独特的表现题材与风格,在中国剪纸中占有一席之地。岫岩剪纸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300多年前,内容主要反映满族人民群众生活。真正形成岫岩民间剪纸艺术的年代是在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间最为流行。岫岩剪纸以满族农家妇女为创作主体,最大的特征是写形、写意、写神、写心,表现手法以镂空、成片为主,造型夸张奇特。岫岩剪纸最有特色的是挂笺,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5厘米不等,中间镂刻云纹的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的挂笺,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寓意着春节的喜庆和来年的幸福生活。
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岫岩剪纸曾参加过十余次国家、省级大展,所获奖项不计其数。岫岩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宁省剪纸艺术之乡”,现在已有千余名剪纸艺人,从十来岁的女娃到八九十岁的老妪。
岫岩剪纸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吉英,从小就学习剪纸,现已经剪了六十多年。她剪的蝴蝶在岫岩剪纸里堪称一绝。不用事先勾勒图案,拿起一张红纸,凭着脑子里的想象就开始用剪子在巴掌大的红纸上创作,在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纸上能剪出上百个毛翅。她创作的《百蝶图》和《千蝶图》,获得全国满族民间艺术展一等奖和全国民间艺术作品大赛银奖。
据了解,“非遗”对历史、风俗文化具有原生态的解读作用,有重要的保护与传承价值。目前我市共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省级项目、20个市级项目,39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7人、省级5人、市级27人。
相关线路:辽宁旅游线路 闾山旅游线路 浙江旅游线路 河北旅游线路 山西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