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开,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数万亩油菜花相继盛开,放眼望去,水乡峨桥一片金黄,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
“菜花经济”是种植农业与观光旅游结合的产物,是助农增收的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菜花经济”,关键是加强规划和引导,避免同质化竞争,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地域特色。
农旅结合催生“菜花热”
“山坡上、谷底里、古宅旁,处处是色块、线条。金黄色的油菜花是这个调色盘中的主色调……”清明节期间,一位上海的摄影发烧友专程慕名来到歙县石潭拍摄油菜花,并在博客中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石潭原本是歙县南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这几年因为油菜花声誉鹊起,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纷至沓来。今年油菜花盛开的个把月花期,这里接待海内外游客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0万元。“‘菜花热’的快速兴起,其实是时尚‘撞’了大自然的‘腰’。”黄山市社联主席汪炜说。
江西婺源、云南罗平、贵州安顺、青海门源等地最早打“油菜花”主意,现在成了“全国四大油菜花海”,是名声远扬的旅游目的地。业内人士介绍,这些地方发展“菜花经济”后,老百姓的相关收入竟是种植油菜的好多倍。江西婺源为发展“油菜经济”,当地政府专门设立油菜种植奖励基金。目前,婺源以踏青赏花为主的春季旅游收入已占全年旅游收入的一半,仅今年油菜花盛开季节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油菜花资源,今年春天,黄山、安庆等地相继举办油菜花摄影节、网络油菜花旅游节等活动,但许多旅行社热推的仍是外省的“赏花游”线路。相关人士分析,这主要因为安徽省“菜花经济”起步较迟,而专项旅游线路较少,宣传促销力度又不大。
扬长避短避免“同质化”
农民种植油菜既有国家政策补贴,又能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而发展油菜花观光项目投入少、门槛低、带动大,这是各地“菜花经济”蓬勃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除“全国四大油菜花海”外,目前国内大到省市、小到自然村,名目繁多的油菜花节数不胜数,成为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新亮点。
然而,作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油菜花观光旅游项目存在一哄而上、重复单一、同质化竞争的隐忧,引发出人们对“菜花经济还能火多久”的疑问。
黄山巅峰旅游研究中心盛学峰认为,各地发展“菜花经济”必须依托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彰显个性化风格,否则就会东施效颦,陷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他介绍,云南罗平,不仅以20万亩的油菜花面积占据规模优势,还伴有瀑布群以及古朴的布依风情;青海门源,呈现7月前后才盛开油菜花的独特景观,且镶嵌于青海湖湖岸,一望无际磅礴大气。他说,许多地方简单地认为“围起油菜地收门票”就是“菜花经济”,这自然只能是“昙花一现”。
盛学峰举例,黄山油菜花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今年虽然集中推出30个油菜花摄影点,但绝大多数游客不了解黄山油菜花的个性魅力。他认为,黄山油菜花的最大特色就是开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的青山绿水间,或环抱古村落,或绽放山岭上,与徽州民俗风情息息相关,与徽派粉墙黛瓦相映成趣,天然为画、灵动成景。与青海门源大面积的油菜花相比,黄山油菜花错落有致,更具审美多样性;与云南罗平纯天然的花海梯田相比,人文气息更浓郁;与江西婺源的油菜花相比,赏花形式更丰富。
求新求变做大“花经济”
花开花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油菜花花期较短,“菜花经济”的效应持续时间最多也就个把月。有资料说,浙江仙居农业部门开始尝试更新油菜种植结构,进行“梯度”种植,将油菜花观赏期成功延长半个月以上。
而在歙县石潭,尝到“菜花经济”甜头的老百姓,在当地政府引导下试种了百亩向日葵,并且将菊花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亩,开始探索由“一季花”的“菜花经济”转向“四季景”的“花海经济”。
“旅游经济就是‘眼球经济’、‘体验经济’。从这个角度说,做好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文章,是拓展农业功能、实现农民增收的新路子。”黄山市农委主任汪义生说。目前,全市已建成茶花、桃花、梅花、梨花、菊花等一批种植和观赏基地,今年市里首次举办油菜花摄影节,吸引了近百万游客前去踏青赏花。
做大“花海经济”,江西婺源的做法值得借鉴。婺源在全县实施“花开百村”工程,着力打造一个四季有花、色彩斑斓的新婺源。据了解,婺源近年来已调集100多万株桃、李、梨、桂花等果木品种,无偿分发给农户用于村庄绿化,涌现出一批“桃花村”、“梨花村”、“桂花村”和“樱花路”、“栀子花路”等。
“花海经济”是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的结合体,还需要尊重旅游发展规律,不断求新求变。黄山市文联副主席吴顺辉认为,各种花有不同特色,要把花的内涵延展开去,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种植技艺等相关元素相融合,才能姹紫嫣红、百花争艳。
相关线路:黄山旅游线路 婺源旅游线路 江西旅游线路 安徽旅游线路 青海旅游线路 云南旅游线路 罗平旅游线路 油菜花海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