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市人大代表、湖北百思特律师事务所律师、市作协副主席邓宜平,在参加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讨论时提出,把屈原作为我市精神文化的象征。这是市人大代表首次就打造城市精神文化形象提出议案,这一议案得到了很多代表的响应,不少代表认为,宜昌应当有屈原这样的文化名人作为我们城市之魂。为此,记者对邓宜平代表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是一位法律界人士,为何会提出“把屈原作为我们城市精神文化的象征”这一文化问题?
邓宜平: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也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一位文学爱好者,而且我生活在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始终认为:一个城市应当有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象征,这个象征必须要有具体而明确的内涵,同时要有鲜明易记的外在形象。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树立主流价值观,增加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宜昌要有一个形象鲜明,既能反映出我们城市高尚的精神文化风貌、又能将我们这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特点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象征。为此,我们认为,应当将出生在我们宜昌地区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作为我们城市精神文化的象征形象。
记者:您认为屈原的精神文化特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邓宜平: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一是忧国忧民、九死不悔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生前对祖国忠贞不二,当他看到楚国被敌人强秦所蚕食,被友邦齐国所抛弃,被佞臣所把持,他忧心如焚不能排解,毅然抱石沉江,使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二是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进取精神。屈原在楚国为官期间,关心民众疾苦,并在楚国国君的支持下,有效地改善了楚国的治理结构,得到了楚国人民的爱戴。
三是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楚辞》中的名句,我们可以看出,终屈原一生,都是在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找大自然的规律,其探索精神尤为可敬。
四是光争日月、彪炳千秋的文学成就。屈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名篇,其高尚的情操、丰富的内涵、华美的词藻,是中国文学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
五是个性鲜明、形象绚烂的宜昌地域文化特征。屈原的文学作品,名为《楚辞》,反映的是鲜明的楚地尤其是宜昌地域的文化特征,他借助三峡宜昌瑰丽的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让“楚”这个在人们心中的蛮荒之地成了生长神奇文化的沃土。
记者:把屈原作为我们城市精神文化的象征,您觉得应采取哪些措施?
邓宜平:在城市建设上,要建设以屈原形象为代表的主题公园、纪念馆和纪念园,以屈原名字命名的通衢大道和标志性建筑。
在文化研究上,要组织文化、文学、艺术的专家学者,开展以屈原为中心的文化研究、文学创作及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以彰显屈原文化的内涵。
在文化教育上,要展开以屈原精神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创作、编辑以屈原文化为内容的乡土教材,充分运用学校、艺术团体、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种传播途径,传播屈原文化。
在文体活动上,要充分组织、开展好以“端午节赛龙舟”这一纪念屈原的民俗文化节日,将它办成一个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中外客人欢迎的有内涵、有影响的节庆活动。
在旅游开发上,开发以屈原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制作以屈原形象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树立屈原形象的城市雕塑,让游客得出这样的结论:屈原是世界的屈原,是中国的屈原,更是宜昌的屈原!
采访最后,邓宜平代表充满激情地说,我们宜昌,作为水电城,人们记住的是三峡大坝;作为旅游城,人们记住的是长江三峡、清江;有了屈原文化,让屈原文化作为我们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可让来到这里的人们记住宜昌,因为那是屈原的家乡。我希望,在我们这个城市,屈原大夫,魂兮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