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芙蓉·世纪阳光”绵阳第八届老龙山桃花会暨首届西蜀相亲节在成功举办最后一项活动“美食烹饪大赛”之后,圆满落下帷幕。
历时近10天的桃花会先后开展了民俗巡游、开幕文艺演出、民族风情篝火晚会、蜀绣现场绣及拍卖、首届西蜀相亲节、迎奥运体育比赛、书画摄影作品比赛等9大系列活动。以文化提升品味,以活动吸引客源,让整个桃花会精彩目不暇接,人气蒸蒸日上。据区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节会期间,老龙山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创旅游直接收入近600万元。其中,23家上规模的农家山庄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创营业收入402万元。
由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局承办,经济试验区、游仙镇、绵阳兴金城房产公司协办的第八届老龙山桃花会,较以往呈现出三个“首次突破”的显著特点--
首次对桃花的文化价值进行系统深入的挖掘,在文化创新上取得了新突破。
为改变以往人们“赶桃花会就是看花赏景、打牌喝茶”的传统印象,今年,我们对桃花“青春、美好、爱情”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准确定位,提出了“赶桃花会,相桃花面,交桃花运,结桃花缘”的主题,策划举办了首届“西蜀相亲节”,将传统婚俗文化融入其中;首次谱写了桃花会会歌,首次开发了旅游产品“桃符”;首次提出了大量以桃花文化为内容的营销口号,对桃花会乃至游仙三产优势进行了广泛宣传,如“科技绵阳、动感游仙、宜居新城、浪漫桃源”、“桃花山上桃花缘,芙蓉溪畔芙蓉仙”、“桃红老龙,菊香富乐,泛舟仙海,踏浪三江。--魅力游仙等你来!”等等,对游仙的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并借桃花会强势推出。鲜明独特的文化定位,使老龙山桃花会在众多类似花会中一枝独秀、脱颖而出。特别是“赶桃花会,相桃花面,交桃花运,结桃花缘”的文化定位,在社会上已被广泛认同,可将之沉淀、固化为一方新民俗,放大老龙山桃花会的经济及社会效应。
首次实现了天天活动不断、样样吸引眼球,在载体创新上取得了新突破。
传播文化价值需要活动作支撑,发展花会经济需要活动引人气。本届桃花会与历届相比周期大大延长,达到9天(加上延伸活动达11天),如何使之始终都能抓住市场兴奋点?在深入分析游客旅游休闲心理的基础上,我们除准备了传统的高水平文艺演出外,还围绕奥运年,举办了“迎奥运、我参与”群众体育比赛、老龙山寻宝;挖掘桃花文化,举办了首届西蜀相亲节,安排了抛绣球、抬花轿、男女互动游戏、婚纱绣、桃花笺传情等内容;强化通讯信息手段,举办了绵阳首家信息公园揭牌及展示活动,让现代科技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拓展市场效应,举办了蜀绣现场绣及作品展示拍卖、美食节及美食评比赛、桃花书画摄影作品比赛等,让艺术和传统技艺走近民众,增强活动吸引力。从整体效果看,几大活动由于具备了新颖性、参与性、趣味性,同时紧扣桃花会主题,因而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及社会效应。西蜀相亲节名声大噪,为明年举办第二届打好了基础;蜀绣“名利双收”,仅开幕式当天就售出蜀绣精品20件,总售价近7万元;美食评比不仅增强了经营业主的创新意识及品牌意识,所评出的金银奖菜品还将被公示宣传,在日常经营中体现其后续效应。
首次实现了媒体报道全面全程,在宣传创新上取得了新突破。
桃花会前后,我们不仅对各项活动进行了精心安排,同时还紧扣媒体兴奋点,变被动“请媒体”为主动“引媒体”,变记者“找新闻”为主动“送新闻”。如我们率先将“桃花-桃花运-婚庆文化”这些关键点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了“独一性”的新闻价值;推出了绵阳旅游产品“桃符”、蜀绣拍卖、相亲节抛绣球等可拍可写的环节及场面,引入了“奥运”、“留守农家妇女”这些热概念,大大吸引了媒体关注度。《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经济日报》、新华网、新浪网及绵阳本地的电视台、日报、晚报、新报、《今日游仙》杂志等,都在显著位置大篇幅进行了报道,首次召开了专门的新闻发布会,首次举行网络媒体现场直播;首次实现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全方位全程报道,为历届老龙山桃花会媒体报道最全、发稿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届。老龙山桃花会亦通过全方位的宣传造势,成为绵阳“花经济”的代表作。
“芙蓉·世纪阳光”绵阳第八届老龙山桃花会暨首届西蜀相亲节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通过活动策划吸引市场资金,通过节会的超强人气回报赞助单位与当地农民,实现了政府发展经济、赞助商扩大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多方共赢,彰显了文化的独特价值。区文化旅游局表示,今后还将通过夏季举办西蜀啤酒节、秋季举办登山赏月、冬季举办西蜀烤羊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使老龙山“一会三节”品牌活动深入人心,为游仙建设“百平方公里阳光运动休闲旅游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