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客商王凯丰在第十一届海峡西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上,终于签订了自己心仪的项目——武夷山福地生态养生度假村。这个项目占地100亩,计划投资6500万元,将在3至5年内建成。
旅游文化搭台,经贸项目唱戏。地处海西腹地的南平市充分发挥“双世遗”武夷山的影响力,打响“武夷”品牌,搭建经济互动平台,取得可喜成效,南平已日益成为国内外看好的投资热土。第十一届武夷国际投洽会共签约外资项目43个,总投资5.18亿美元,签约山海协作项目188个,其中合同项目162个,总投资66.88亿元,利用协作方资金55.43亿元。
借力“武夷”品牌 搭建项目平台
1997年5月18日,为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南平市举办首届投资贸易洽谈会。1998年投洽会因洪灾停办,1999年复办。但因在市区举办,南平市投洽会影响力有限。
2000年,南平市决定移师武夷山办会。“当时,武夷山入选‘双世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想借力办会。”南平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和勇说。
成果印证了预期。2000年7月28日至30日,正式更名的“武夷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在武夷山举行。这是南平市第一次尝试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方式招商引资,共签约外资项目83项,总投资2.54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前两届。此后,年年投洽会上客商云集,他们看山水,谈项目,觅商机。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投洽会的开幕日期几乎每年一变。2007年,综合多方因素考量之后,南平市决定将投洽会的开幕日定为每年的5月13日,因为“5·13”与“武夷山”谐音,便于形象化记忆。
随着投洽会规格的逐步升级,武夷山投洽会由南平市唱“独角戏”升格为与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合唱”,省发改委、省旅游局、省农办、省外经贸厅、省侨办、省贸促会等纷纷加入联办,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搅热旅游市场 推动经贸招商
武夷国际旅游投洽会举办了多届,但“旅游”仅仅是签约项目涉及内容之一,并没有凸显其带动作用。为了拓展内涵,使功能更加完备,南平市决定将投洽会与旅游更紧密地衔接起来。
2005年5月,首届中国武夷山旅游节与第八届武夷国际旅游投洽会联袂登场,从而成为一个融旅游、投资于一体的区域性旅游、经贸盛会。
南平市旅游局副局长修明介绍,当年,因为有武夷山-阿里山闽台两地旅游对接活动等亮点,办会成效不错。除了签订了10个总投资14亿多元的旅游招商项目,还签订旅游组接团合同4份,组接团人数达10500人次。
节会带动了“大武夷”生态、绿色旅游市场的兴盛,众多游客在游完传统项目——武夷山之后,还去邵武的天成奇峡、建阳考亭书院、建瓯万木林、延平溪源峡谷等景点旅游,感受绿色南平的魅力。在此带动下,南平市近年来旅游市场稳步发展,2005年旅游总人数7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20多亿元;2007年旅游总人数1035多万人次、旅游收入30多亿元。
与此同时,旅游对经贸招商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不少来参加节会的嘉宾,就是在旅游的过程中,因为某个机缘,产生了投资意向。这才真正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修明说。
节会牵手山水 释放绿色效应
经过多年的运作、积淀,武夷国际投洽会渐渐成为南平的一个烫金名片,成为南平项目引进的重要平台,人们在记住“武夷山”的同时,也记住了投洽会,“5·13”品牌效应持续释放,海峡西岸的绿色腹地更加广为人知。
今年“5·13”开幕式上,福建省9个市以及温州、赣州、汕头等海峡西岸经济区的20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武夷山宣言》,旨在海西区域共同进行环境保护协作、共同推动科学发展。“选择在武夷山投资,选择在‘5·13’签约,与这里优良生态环境的影响力不无关系。”南平市副市长林钟乐说。
展会与山水的联合效应,吸引了许多生态、环保项目。去年“5·13”期间,美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陈清泉带领30多位在美华侨参会,签下了投资额分别为5000万美元的两大项目:与中国药材进出口公司联手在闽北建设10万亩珍稀药材种植基地及与之配套的中药材天然提取物工厂、引种世界各地珍贵植物的博物园。今年“5·13”签下的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生态、环保项目。福建省世纪时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今年主动找上门,准备在闽北筹建一个占地3000亩的农业项目,将闽北名优农产品精加工、速冻后出口。
擦亮武夷金牌 持续提升发展
在今年“5·13”投洽会开幕前夕,武夷山又拿到一块“中国旅游品牌十大景区”的金牌。至此,武夷山获得的国家级以上的金牌多达十几面, 这无疑为构筑武夷山项目大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仅有金字招牌还不够,必须保护利用好武夷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让金牌更亮,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和勇副局长说。
不久前,一位欲在武夷山投资办厂的浙江客商被婉拒,理由是该企业属于消耗阔叶林资源的加工企业。因为跨不过环保要求这道门槛,近年来先后有多个投资上亿元的企业被南平婉拒落地,“南平早就从过去的‘捡到篮子都是菜’式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注重引进高新产业的招商选资,可持续发展是选资的首要条件。”副市长林钟乐说。
日益突出的生态优势,日益改善的软硬环境,让大项目、好项目持续到来,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生产电子元件、水暖卫浴等产品的南平奥普新集团公司,去年在“5·13”签约后落户南平工业园区长沙组团,当年完成投资2900万元,当年试生产,今年又继续投资3000万元。
闽北的绿色大地已成为中外客商的投资热土,今年1至4月,南平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亿元,同比增长3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生产总值144.35亿元,增长13.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是十多年来同期增长最快的。( 徐树才 段金柱 林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