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过考古专家多年努力,目前已在金沙遗址区域相继发现了祭祀区、生活区和墓葬区。虽然之前曾两次发现了金沙大型建筑基址,可金沙王国的政权中心——宫殿区却一直没有被确定准确位置和面积。但昨日记者获悉,考古专家苦苦寻找的宫殿区已找到!
经过长达一年不间断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专家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北700余米处的黄忠村7组某住宅项目工地,发现公元前1100—公元前900年间商、周时期大型建筑遗存,目前已确认其为古蜀国都城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专家告诉记者,金沙遗址大型宫殿区的确认为研究金沙王国的都邑形态、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极为难得的重要资料,更为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物证。
宫殿距今约3100年
昨日,当记者赶到考古现场时,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成百上千个探坑赫然在目,不少陶器、石器等生活用品散落其间。宫殿在哪里?“你们脚下,就是宫殿!”金沙遗址工作站主任张擎指着地面白色石灰标注的区域解释道,通过土层的变化,他们划定出了这个建筑群的区域。
据介绍,新发现的宫殿建筑遗址从去年4月开始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2750平方米。目前,考古专家已经发现了4座窑址、33个灰坑、2条灰沟,还有若干尖底杯陶器和玉石器也被一并发现。“这个建筑群除了规模惊人之外,房屋的修建工艺也与众不同:当时的房屋通常都采用单一的‘木骨泥墙’的方式进行修葺,但这座建筑中不仅有‘木骨泥墙’,还采用了当时罕见的力学支撑的原理,利用房柱来支撑整个房屋。”在张擎的指引下,记者发现遗迹外围一圈泥土每隔2米左右处便有一洞孔,明显为打桩所用,“整个房屋采用的是木质结构,全部由直径约30厘米的木柱支撑。”据悉,在建筑基址中标号为F160和F161的两座房址年代最早,距今约3100年,专家分析,它们应该是同一时代一组建筑的不同部分。
面积有1万平方米
据介绍,与之前在当地发现的两处大型建筑基址比较,它们的时代相当、结构相同,建筑走向也一致,并且位置毗邻,“它们应该属于同一大型建筑群。在几千年前只有统治者能拥有这么庞大的建筑。”
来自全国的专家一致认为,这一处商周时期的大型建筑基址是金沙遗址继2001年祭祀区以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三个大型建筑遗址所组成的建筑群与金沙遗址同时期的中小型建筑有明显区别,他们认为“黄忠村一带是金沙王国的宫殿遗址区,面积达1万平方米左右”。
复合四合院式布局
张擎告诉记者,与殷墟等我国商周时期的其他宫殿建筑相比,金沙遗址宫殿建筑同样是采用“前朝后寝”的复合四合院式布局,普遍使用木骨泥墙构筑墙体等特点。它们的单体建筑规模大小相当,面积大都在100-500平方米之间,大的能达到400-500平方米,小的一般100多平方米。
“它们的差异性更明显。”张擎介绍,金沙遗址宫殿建筑都是平地挖槽起建,可中原地区的宫殿是先夯土建起台基后再修建房屋。“也许金沙的建筑方式与四川地区雨多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三星堆遗址的城墙和成都平原早期城址的构筑方式也是平地起夯,斜坡堆筑。”
此外,金沙宫殿建筑群的布局也不相同。中原地区的宫殿建筑是闭合式的,围墙、庭院和主体建筑等组成一个闭合严密的空间,与外界隔离开。但金沙遗址宫殿建筑则要开放得多,各建筑之间相互独立,也没有发现专门的围墙将宫殿与外界隔绝,可以称为“散点式”布局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金沙遗址的宫殿区在北、祭祀区在南,两者隔摸底河相望。这与三星堆遗址宫殿区在北、祭祀区在南,隔马牧河相望的结构惊人相似。但中原地区则是将宫殿区与重要的手工业部门规划在一起。“也许这样的建筑群布局和都城规划均同古蜀人独特的宗教文化有关,比殷墟都城更神秘,也对中国西南地区古代都城和城市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