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大胆创新发展思路,通过绿化工程、加强环保、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的有力实施,正使该市园林城市建设向前大步推进。
穿新衣,大规模园林化再现山城美景
随着该市老虎山有主坟墓迁移工作的基本完成,要不了多久,一个占地700亩,绿树成荫、风景秀美的城市绿地和森林公园将亮相山城,不仅极大地改善城市形象,而且让老百姓拥有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这是宁国市大规模园林化再现山城美景的一个缩影。
今年,宁国市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突出“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景观特色,将完成城北新区、河西新区的控制性详规,高起点编制城南新区建设规划,精心设计西津河、东津河沿岸的景观规划,推进宁阳公园、翠竹公园、老虎山森林公园和聚龙山公园建设,建成河西滨河公园,着力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新形象。同时,按照“突出特色,体现生态”的原则,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苗则苗,建设“两带一脉“的绿色长廊,“两带”是指两条水系廊道,即西津河滨河绿带和东津河河道防护绿化带,“一脉”指小南河绿带。构筑“一核、两楔、三廊、四库”的市域绿化体系:“一核”指以宁国市城区各级绿地为核心的绿化体系;“两楔”指加强常年主导风向和夏季主导风向的山场的建设形成两大楔块,构筑城市的两大引风区。“三廊”是指通过西津河、东津河、中津河三条水系廊道把四大绿库的自然气候引入城市,加强城区的空气对流。“四库”是指板桥自然保护区绿库、青龙湾景区绿库、夏霖景区绿库、石柱景区绿库构筑城市大生态背景。
目前,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绿荫化,已成为该市的总体形象。东部早笋、南部山核桃、西部元竹、名优茶、北部特色水果基地及贯穿市境3条河流两岸的元竹“绿色长廊”蜿蜒起伏,纵横交织。镇村大道两旁,地毯般的草坪,青翠欲滴的果树;徜徉于城区和村庄,到处是园林似的庭园,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现已构筑以板桥自然保护区和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为点,以绿色长廊和沿河元竹长廊为线,以生态林和商品林为面,覆盖城乡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城在山中、水绕城转、山水兼容”的园林绿化格局逐步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24%,建成区绿地总面积463.5公顷,绿地率38.9%,绿化覆盖率39.1%,居全省前列。
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绿化造林是该市绿化的一大特色。近三年来,非公企业累计投入林业资金超过3亿元,去年新建特色经济林、工业原料林等高效基地11000余亩,占新造林的70%。绿源、詹氏、莹辉等企业先后建立经济林基地2万多亩,工商企业和龙头企业造林占全市造林的比重达72%。生产汽车塑胶产品的宁国天迈塑胶公司投资1800万元,建设2000亩优质香榧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达到63.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2%,划定森林植被保护区20万亩,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52平方米。与此同时,市财政每年还安排500余万元,奖励基地建设、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的企业和个人,形成了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特色资源为依托、精深加工为纽带、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产业格局。
推新政,最严格环保举措治理生态环境
2007年,宁国市大气环境质量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县级市第一;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监测项目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64吨标准煤;单位GDP水耗260立方米/万元;有机及绿色产品比重占主要农产品的6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去年新建沼气1500口,全市沼气达4000余口;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70%以上……
管理上求“严”。该市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生态建设顾问,建立了专家参与的决策机制,对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未经科学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不决策、不拍板、不实施,对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区域开发、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严格实行环保前置审批,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区餐饮、洗浴、车辆维修、建材加工等商业设置的环保前置审批,引导商业合理布局,减轻城区环境压力。严把招商引资关。为维护生态平衡,杜绝重污染项目进入,重点发展优势产业链,全面提高了新建项目的“环保门槛”,严禁高能耗、高耗水、重污染的“五小”企业落户我市。三年来,环保部门先后拒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迈不过“环保门槛”的污染项目20余个。
宁国市还将环保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畴,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环保考核权重系数逐年加大。实行环境信访责任制,加大环保队伍建设力度,增强依法行政能力,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的典型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挂牌督办。严格做到“六个明确、三个到位”,即明确整改要求、解决时限、责任单位、督办部门、督办程序和奖惩措施,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对拒不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屡查屡犯,群众反复投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直至关闭。近三年,先后查处285起环境投诉案件,协助上级环保部门督查、处理10个挂牌督办的重点企业。
拓新路,多渠道结构调整促进优化发展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构建生态工业链。该市自2006年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市(县)”以来,健全组织保障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技术纳入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对省级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在企业、行业及园区各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果。耐磨材料总厂过去用过一次就扔掉的铸件废砂,通过实施重复利用项目,现在100%再利用,年节约资金2000多万元;投资580万元改造工业用水综合循环系统,年节水26万多吨、节约成本近90万元,并实现了工业用水零排放。宁国水泥厂投入1.6亿元引进日本余热发电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余热再次用于发电,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被评为“安徽省环境保护创新试点单位”。
以生态市创建为抓手,做美生态城市。为争创“全国园林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该市把发展绿色产业和加强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构建一批自然和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和生态农业观光带,加快形成以西津河城市景观为主轴、点线面结合、整体协调的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同时,以园林式江南山水城为特色,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最佳人居地、最佳投资地,逐步将我市建成长三角地区全面小康型、生态园林式的中等工业城市。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抓手,优化创业环境。对不适宜于发展工业的乡镇,鼓励其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管理限制,推行“异地办工业”,引导企业跨乡镇向特色园区集中。同时,坚持从源头上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山体、河床等自然风貌的生态保护。
以加快生态旅游发展为抓手,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积极打造“黄山脚下的明珠,红楼梦中的府地”城市名片,促进名山与名著、现代与历史、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努力建成苏浙沪地区和“两山一湖”风景区之间的中转站和休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