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浆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诗圣杜甫在阆洲所著哙炙人口的《阆水歌》,留下了古城秀丽风光画龙点睛的传神之笔。
水,是人类耐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当古城先民在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上营建城池时,那与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水井,也就应运而生了。从那以后,那一眼眼水井,一汪汪清泉,便象珍珠似地镶嵌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据《阆中县志》记载:“城内有九井。东门内为大井(东井),南门内为四眼井(南井),西门内为四眼井(西井),北门内为振武井(北井);还有白鹤井,簧学井,灵液井,通平井,合壁井。城外亦有九井。东有大步井,松花井,东坛井,顾家井;东北有回寺井,郝家井,杨店井;北有二元井,牛氏井。”城内与城外,九九十八井。犹如繁星闪烁,交相辉映;以令人赏心阅目的名称,给人们留下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以涓涓清流,吟唱着一首首动人心魄的古井之歌!
当年,这一眼眼古井,伴随着古城的脚步,给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甘泉。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古城人,创造了灿烂的古城文明。引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竟折腰。阆中丝绸名扬海内外,与嘉陵江碧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一江东水,滋润着苍山桑田。才有亚洲最大,全国第一的蚕种基地;才有全国一流的丝绸企业;那在沸水中欢跳的桑茧,那细如毛发的纤纤银丝,织出了多少丝哥和丝妹,绸哥和绸妹的壮丽人生。飞出了多少“4A”丝,“彩虹”绸,优质机降伞带;才有了应运而生的“银河”地毯,洋洋洒洒的走向世界……。全国四大名醋之一的“保宁”醋,称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创下世纪名牌,更与取古“松花”井水精酿结有不解之缘;用古井水煮稀饭,那淡绿的颜色,绒软的米粒,醉人的清香。沁人心脾,望眼欲谗,胃口大开;用古井水泡茶,更是见茶眼开,余味无穷。那遍布了古城热热闹闹、大大小小的茶院、茶坝、茶楼、茶座、茶艺、茶书、茶戏、茶文化。可使爱看热闹,爱摆龙门阵的古城人兴致大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才有了那磨得发光的井台,望而生畏的井口,黑的油亮的井轱辘,长满青苔的提水桶,清波荡漾的贮水池 ,累弯了腰的挑水工,布满水迹的大街小巷,用水人家的大缸小缸……
而今,当巨龙似的输水管道横穿古城四面八方,蜘蛛网似的自来水管遍布古街院落,高楼大厦,工商企业等时,人们已似乎淡忘了那些为古城发展,曾默默做出奉献的一眼眼古水井。除松花井、东坛井、柳树井、顾家井尚存外。其余的井址,或密闭、或填充、或荡然无存……
悠悠岁月,往事如烟。古城九九十八井以其不朽的业绩,从古城悄然引退。但在古城人的心中,始终是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家乡的井,家乡的水,家乡的情。一首永唱不衰的古井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