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9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旅游经济工作按照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发展建设翻身仗”的决策部署,全市旅游行业努力克服地震灾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启动和推进旅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从总体上看,全市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运行情况
1—9月,全市共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9%和23%。其中:宾馆、饭店接待游客168.8万人次,实现收入5.88亿元,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2.66万人次,实现收入4.4亿元,旅行社接待3.09万人次;实现收入0.17亿元;农家乐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收入0.09亿元。
二、主要特点
(一)旅游发展措施有力。一是《巴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最后编审阶段,各县(区)及部分景区相继启动了旅游规划编制;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宣传促销力度,分别参加了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西安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举行了“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巴中旅游市场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了巴中旅游宣传资料进成都、西安星级饭店,邀请成都、重庆、西安三个主要客源城市70余家旅行社、媒体到巴中考察旅游线路和推介巴中旅游,在《中国国家地理》、《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中国旅游网、四川新闻网、四川旅游网、四川网络电视推出了专题报道,进一步加强了网络宣传和旅游信息工作,抓住南江县被列为全国、全省旅游信息采集试点县的机遇,全面开展了旅游信息采集,并改版了巴中市旅游网;三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先后举办了旅游饭店部门经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培训班,聘请四川大学、锦江宾馆、四川省旅游学校、康辉旅行社20余名专家、教授授课,举办了全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竞赛,有力的推动了全市旅游发展。
(二)旅游市场波动起伏。1—4月,全市旅游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行社组接团数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由于受“5.12”汶川地震的影响,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暂停组团赴四川旅游的通告,5月至6月我市各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游客接待量大幅度下降,全市旅游行业集中力量投入了灾后的恢复重建和市场的启动。7—9月全市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基本达到了地震前接待水平。
(三)旅游客源增长较快。随着巴中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提升,以及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市场格局的影响,光雾山、诺水河、米仓山、南龛成为我市旅游的亮点和热点,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自驾车、自助游、团队游客,在清明、“五一”、中秋、“十一”及暑假期间食宿十分紧张、游人如织。今年赴巴中旅游的外地游客以成都、西安、重庆三大中程客源市场为主,北京、深圳、河南、湖南、海南、内蒙、河北、云南、江苏等远程客源市场的游客增长较快,还接待了来自台湾、新加坡等境外游客,改变了过去以南充、汉中、广元、达州等周边客源市场为主的格局。
(四)旅游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光雾山景区投入1520万元积极推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游人接待中心即将完工,新设置旅游交通标识标牌35处,新建景区标志性大门;米仓山森林公园投入1400万元,改造了铁炉坝至闪塘湾公路,建设了香炉山至天然画廊的旅游环线,并将开通景区观光车;诺水河景区投入200万元实施了龙湖洞二期改造工程;通江县投资2000万元的银耳大酒店已完成主体工程;巴州区投资600万元的中奥商务酒店已竣工开业,江北宾馆投入280余万元对餐厅进行了改造装修,恒丰饭店投资35万元改造了茶楼。
(五)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国家投入1500余万元进行改扩建工程的通江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将陆续完工;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争取国家红色旅游建设资金360万元到位,并将开工建设;投入1000万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重新布展和服务设施配套项目,已进入规划论证阶段。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旧址纪念馆已于4月1日免费对外开放,进一步带动了全市红色旅游的发展。
(六)乡村旅游生意火爆。进一步加强了对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继续开展了星级农家乐评定制度,加强了农家乐安全、卫生、消防的检查。全市325家农家乐节假日期间生意十分火爆,成为巴中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度假的选择,光雾山、诺水河农家乐相继推出了花卉栽培、垂钓、野炊等活动,深受游客欢迎。
(七)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市、县旅游局协同相关部门加强了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在“五一”、“十一”旅游市场开展了大检查,进一步加强了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规范经营的管理,督促各旅游企业扎实抓好安全工作。积极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市旅游协会各专委会切实加强了行业自律,杜绝了恶性竞争,全市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