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是一处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底蕴深厚、物种资源丰富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的风景区。黄山植被覆盖率达93%,森林覆盖率达84.7%,素有“华东植物宝库之称”。
保护好这座世界名山,使之世代相传、永续利用,是黄山人的神圣责任。近年来,黄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对世界遗产地进行完善保护与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得到了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年来,黄山在保护管理和旅游发展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
第一,旅游经济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始终把旅游经济发展作为景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创业,黄山旅游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旅游接待量和综合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处于全国同类景区的先进位次。2007年,景区共接待游客203.59万人,首次突破200万人。集团公司(含股份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1.56亿元,税前利润2.35亿元,上缴税收1.22亿元,均比三年前翻了一番。
第二,资源保护不断创新,工作水平日益提升。为了切实保护好珍贵资源,黄山积极探索并先后采取了室外禁烟、景点封闭轮休、污水统管、垃圾下山、净菜上山、扰龙松移植、高山防火水网建设等一系列在国内同类景区首创或先进的保护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景区连续28年无森林火灾。完善了景区松材线虫预防体系工程建设,在风景区外围建设一个宽4公里、长100公里的非松树林带,并且强化植物检疫,坚决把松材线虫防堵在景区之外。建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档案,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名松古树,实行分级挂牌管理,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检查、“会诊”。其中,对“国宝”迎客松实行24小时专人特别护理,对1982年枯死的“扰龙松”进行了成功移植,使著名景观“梦笔生花”得以完美再现,开创了国内风景区古树名木保护的先河。
黄山在全国同类景区中首创了景点轮休措施,先后对始信峰、莲花峰、丹霞峰、天都峰等著名景点实施封闭轮休,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同时,在景区内全面推行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ISO1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重点加强了环境卫生、旅游公厕改造、环境整治、生态恢复等项工作,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第一个实现了污水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在全山实行了“净菜上山”、“垃圾下山”、大宗棉织品全部挑运下山洗涤,并对全山所有水冲式旅游公厕按三星级以上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改造。
第三,景区管理不断加强,旅游环境明显优化。近年来,强化规划管理。强化旅游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强化数字化管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座黄山。黄山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人类守候一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和生物群落地带。千百年来,黄山人把对大自然的爱心,倾注给了黄山,世世代代黄山人,为保护这座“秀甲天下”的名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神奇秀丽的黄山风光,极大地刺激着人们到黄山来旅游的欲望;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让多少海内外宾朋着迷;那一片葱翠的绿色,让所有看过一眼的人就难以忘怀。在融入长三角,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黄山人始终将保护放在首位。
黄山———向保护管理要绿色GDP。黄山在全国同类景区中首创了景点轮休措施,先后对始信峰、莲花峰、丹霞峰、天都峰等著名景点实施封闭轮休,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同时,在景区内全面推行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ISO1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重点加强了环境卫生、旅游公厕改造、环境整治、生态恢复等项工作,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第一个实现了污水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在全山实行了“净菜上山”、“垃圾下山”、大宗棉织品全部挑运下山洗涤,并对全山所有水冲式旅游公厕按三星级以上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改造。
第三,景区管理不断加强,旅游环境明显优化。近年来,结合景区实际,强化规划管理,强化旅游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强化数字化管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座黄山。黄山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人类守候一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和生物群落地带。千百年来,黄山人把对大自然的爱心,倾注给了黄山,世世代代黄山人,为保护这座“秀甲天下”的名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神奇秀丽的黄山风光,极大地刺激着人们到黄山来旅游的欲望;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让多少海内外宾朋着迷;那一片葱翠的绿色,让所有看过一眼的人就难以忘怀。在融入长三角,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黄山人始终将保护放在首位。
黄山景区向保护管理要绿色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