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2008年3月该所启动水下考古前期调查工作以来,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走访,目前长江以南58个濒湖(沿江)乡镇水域调查已经初步结束,共发现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的古遗址39处。其中文物人员对巢湖四方城、东库门、唐咀几处水域调查发现,民间一直盛传的“陷巢州”一说有望得到印证。
收集“文明碎片”数百片
昨天,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此次水下考古调查的张辉告诉记者,2008年3月下旬开始,他们便开始对黄山市五县(区)进行走访调查与水下文物信息收集,涉及太平湖、新安江上游、丰乐水库等水域,同年4月下旬结束。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他们又对宣城、芜湖、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7市走访调查,涉及长江流域水阳江、青弋江、太平湖及花亭湖、巢湖等水域。整个调查活动中,文物人员收集“文明碎片”好几百片。
发现水下文化遗存39处
本次采取口碑调查和文献收集相结合的同时,再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其中口碑调查主要是实地走访老渔民、渔政、方志办以及从事航海、地质钻探工作人员等;文献收集主要是查阅地方志、海事档案、交通史、故事传说和民俗风情等,力求做到文献记载与口碑调查相互印证。
初步掌握具有考古价值的水下文化遗存疑点39处。文物人员初步摸清了这些水下文化遗存疑点的大致分布状况。
太平湖下有座明清古村落
此次调查发现,位于黄山的太平湖区水下有座“龙门镇旧址”。张辉告诉记者,龙门村在明清时代形成了黄山北大门地区重要的商铺码头,1970年太平湖蓄水时沉入湖底。遗存有村舍、祠堂、街道等建筑,水深约20~30米,山坡上发现有明清时期的铜钱、墙基、瓷片等。
“根据文献《太平湖志·附录》记载:龙门街在唐天宝12年太平设县治时,人口达二千,不仅成为龙门乡72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青弋江上游的主码头,时至乾隆年间,人口三千有余,整个古村落分为河西、安吉、龙街三大块。龙街是主商贸区,临江依河依次而筑。龙门街布局呈回字形。十分难得的是,这里还记载有古龙门街示意图。”张辉说:“这为下一步的探测、探摸提供了重要依据。”
巢湖水底藏了座“四方城”
另外,文物人员在对巢湖唐咀、东库门、四方城进行调查时发现,位于居巢区中镇沿湖村南巢湖之中的四方城,不光处于河道航线的附近,据当地老人说,建国前当地渔民迫于生计,经常进行一种叫做“赶巢风”的危险性极高的生产活动。即每当冬季强劲的西北风刮过,巢湖湖面会产生较大波浪,风浪经常把来不及游走的鱼搁浅湖底,渔民随即跑进湖底迅速抓起鱼再跑回岸上,稍有不慎即会葬身湖底。当地老渔民回忆曾看到湖底四方形城墙:城周二里,高2—3米,有南、北两个石砌城门。文物人员在调查时,也发现该处湖底坚硬异常。张辉说,根据调查来看,巢湖水下极可能真如传说那样:“有座古城。”
“陷巢州”年底有望“解谜”
“下一步我们将对淮河流域的水域进行摸排。”张辉告诉记者,等我省主要水域内的调查工作做完之后,今年下半年他们将有选择地对安徽水下的部分重要疑点实施声纳探测和潜水探摸工作。比如,此次发现遗存比较丰富的太平湖及巢湖等。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困扰众人多年的“陷巢州”之谜,有望真正解开的同时,1970沉入太平湖底的“龙门镇旧址”也有望再次回到人们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