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亳州剪纸业发展红红火火。亳州剪纸以其精细的刀工、优美的造型,融合黄淮平原民间剪纸和现代剪纸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征服了海内外人士,已销往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丹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友人欢迎。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剪个老鼠会打洞,能剪鸡、能剪鹅、剪个鲤鱼戏天河。”这就是流传在民间对亳州剪纸艺术的生动描述。处于中原大地的亳州剪纸融会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犷浑厚和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采用阴阳交替的手法,达到虚与实、动与静、巧与拙的和谐统一。
亳州剪纸源远流长,在讴歌亳州历史上代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木兰辞》中,有一句诗句“对镜贴花黄”,其中,“花黄”指的就是剪纸。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亳州剪纸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剪纸大展并获奖。1988年,在首届全国剪纸大奖赛上,亳州农民剪纸《九狮争球》和《家》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02年,亳州民间剪纸艺术家吕凤毛的剪纸《蝴蝶寿》荣获全国民俗剪纸大展金奖。2004年10月,王炳华的剪纸创作《神舟回家了》获得了全国剪纸邀请赛金奖。2008年4月和2009年1月12日,王炳华分别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卢家大屋代表亳州剪纸这一安徽民间艺术参加展出,受到广大观众好评。多年来,安徽省党政领导出访时,常将亳州剪纸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朋友,许多国际友人将其视为珍品。作为旅游纪念品,亳州剪纸也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喜爱。
目前,亳州市已形成了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剪纸艺人与美术工作者相结合的剪纸队伍。其中被中国剪纸家协会吸收为会员的就有十多人。近年来,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展出过亳州剪纸,《中国文化报》《解放军报》《安徽日报》等三十多家报刊发表过亳州剪纸作品或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