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地域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内涵丰富的资源优势,海东地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形式,积极培育壮大旅游业的发展。
海东地区北有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有“高原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还有瞿昙寺、佑宁寺、夏琼寺等文物古迹;有马场垣、喇家遗址和乐都柳湾彩陶馆等史前文化遗址;而且还有全国惟一的土族自治县和撒拉族自治县……自然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构成了全区旅游的丰富内涵。
据了解,2006年全区旅游总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6.5倍,旅游接待人数增长了3.7倍。全区已形成了连通各主要旅游景点便利的交通网络。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中,为旅游景点餐饮提供各类新鲜蔬菜和农副产品,促进了当地塑料大棚等农业设施和畜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旅游业及旅游业所带动起的住宿、交通、商品销售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通过就近转移,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已达到了10万人左右。
今春,海东地委发布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全力把旅游业打造成海东地区促进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通过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与交流,推出系列、精品、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逐步构建出主体突出、功能互补的青海东线旅游圈。从今年开始,在组织好土族纳顿节、循化辣子节、撒拉族文化节、花儿会、桃花节等节庆活动的同时,推出蔬菜瓜果采摘、垂钓、尝试种植收割务农体验等丰富多彩的乡村“农家乐”旅游活动;以郁金香节、“青洽会”、“环湖赛”、全省文化旅游节、黄河极限挑战赛等活动为平台,开展地域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农家乐、文化古迹和宗教寺院等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