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带孩子来看尿频、尿疼、尿不净等泌尿系统疾病的父母就会增多,其中以女宝宝居多。事实上,泌尿系统感染是儿童常见病。特别是女婴,因尿道短、直、宽等特点,加之尿道口距肛门比较近,更容易遭受细菌污染,引发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

·女宝宝:掰开大阴唇,用温水冲洗会阴
·男宝宝:轻轻上推包皮,棉签蘸水沿环形清洗
·护理小窍门:勤换尿片、早穿封裆裤
·“尿感”:容易被遗忘的多发病
·“尿感”:为何专找婴儿的麻烦
·尿路症状,让宝宝有苦难言
·早发现,捕捉“尿感”的线索
·治疗“尿感”,力求根治女宝宝:掰开大阴唇,用温水冲洗会阴
专家建议,每天晚上睡觉前和便后,都用温水清洗女宝宝的会阴部。清洗时,须做到“从上到下”、“由内而外”,也就是先清洗尿道口附近,再擦洗肛门周遭,以免肛门内的病菌污垢污染尿道。
清洗尿道口时,一定要把大阴唇轻轻地掰开,从而暴露出整个小阴唇、尿道口及阴道口等,然后拿湿毛巾或棉签将小阴唇、尿道口周围的脏东西彻底清除。切记不要用水冲洗女宝宝的尿道和阴道里面,以防破坏尿道、阴道的自净功能,扰乱正常菌群,反倒容易致病。
宝宝大腿根部夹缝、皮肤褶皱处也容易藏污纳垢,却常被父母忽视,可以用温开水按“从上到下”、“由内而外”的顺序清洗。
每次清洗完毕,父母都要用软毛巾把宝宝的“私密处”彻底擦干,皮肤敏感的宝宝还可涂一层护臀霜,否则,太潮湿的皮肤也易滋生病菌。
也许有的父母不能天天如此认真地为女宝宝清洁会阴,使得她们的“私密处”藏污较多。这时,不妨用小棉签蘸着石蜡油(要选可用于黏膜消毒的)擦洗宝宝会阴,来一次集中、彻底的大清洁。男宝宝:轻轻上推包皮,棉签蘸水沿环形清洗
别以为只有女宝宝的“私密处”护理起来比较麻烦,男宝宝的问题也不少。男宝宝的生殖器官,由阴茎、阴囊以及阴囊内之睾丸、副睾丸和输精管等几部分构成,由于阴囊、阴茎皮肤褶皱多、汗腺密,也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病菌。
和女宝宝一样,每天睡前、每次便后都要给男宝宝清洗私密处,先洗净前面的阴茎、阴囊,再清洁后面的污染源——肛门。由于生殖器发育尚不完全,男宝宝的包皮比阴茎长。清洗时,先用手轻轻地将包皮往上推,露出龟头,然后用干净的湿毛巾或温水把它冲洗干净。
包皮褶皱的部位很容易存积污垢,要一边用手将其往上推,一边用棉签蘸水沿环形擦拭。由于男宝宝的“私密处”神经、血管丰富,清洗动作一定要轻柔,不然刺激过度,宝宝会感觉不舒服。给男宝宝做清洁时,也别忘了清洗大腿根部、睾丸和阴茎下面,这些地方可能经常遭受尿液和粪便的浸蚀。
一旦父母给孩子清洗包皮时发现藏污较多或阴茎红肿等问题,仅清水洗就不够了,可先用石蜡油沿环形擦洗包皮、阴茎,能缓解不适。
给男宝宝清洗完私密处后,可用含护肤成分的湿巾擦拭一遍,保护皮肤。护理小窍门:勤换尿片、早穿封裆裤
除了每天为宝宝清洗“私密处”,父母注意以下护理小窍门:
◆勤换尿片,最长不要超过4小时。尤其外出时,父母千万别耽误给宝宝换尿裤的时间,以免尿、粪长时间刺激皮肤。至于夜里,给宝宝换尿裤请避开后半夜,以免打扰宝宝的睡眠,换尿裤时间可适当延长。
◆选纯棉吸水性好的尿布,尽量少用透气性差的尿不湿。洗尿布时,用中性皂液洗涤,不要直接用肥皂,以免尿布残留的碱性洗涤剂对孩子娇嫩的皮肤造成刺激、损伤。洗涤过的尿布,彻底冲洗干净后,暴晒或热水沸煮消毒。
◆早穿宽松小内裤或封裆裤。小宝宝穿着开裆裤乱跑乱坐,病菌轻而易举就能染及他(她)的“私密”,穿封裆裤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但是,小内裤或封裆裤一定要宽松、纯棉,确保孩子下身的通风、干燥。如果孩子太小必须穿开裆裤,不管抱孩子坐腿上或其他地方,请垫上一块洁净、干爽、透气的棉布。
◆给宝宝准备自己的专用洗屁屁毛巾和盆,并经常用热水沸煮或太阳下晾晒等方式消毒。
◆不论是抱宝宝或给宝宝清洗前,大人先要给自己的手消消毒。“尿感”:容易被遗忘的多发病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由于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
事实上,尿感是小儿常见病,孩子发生泌尿道感染的机率不低。据调查,此病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8.5%,排名高居第四位。另外,尿路感染可发生于小儿任何年龄,2岁以下的婴幼儿(幼儿食品)发病率尤高。女孩发病为男孩的3-4倍,唯有婴儿(婴儿食品)期男孩发病较女孩多。
“尿感”:为何专找婴儿的麻烦
专家表示:主要是婴儿的生理解剖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原因如下:
1、婴幼儿的尿路容易发生逆行感染,由于经常使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粪链球菌及金葡萄菌等多种病菌就堆积在尿道口周围,寻找可乘之机;
2、婴儿,特别是女孩尿道短,括约肌功能差,细菌容易沿着尿道上行至膀胱;
3、婴幼儿输尿管末段在膀胱肌层走行的较短,膀胱膨胀时不能将其压紧关闭,膀胱憋尿时易经输尿管逆行而上造成肾盂感染;
4、婴幼儿自身免疫力不健全,防御能力差,不仅易引起上行感染,还可能由于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菌血症等而导致下行感染尿道。因此,越小的婴儿,发病率越高。尿路症状,让宝宝有苦难言
其实,婴幼儿尿路感染也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只不过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1、哭闹、拒哺、烦躁不安就是尿道内不适、疼痛的表现;
2、尿布需要不断更换,而每次排尿量却不多,可能正是尿频尿急的表现;
3、会阴常见有尿布疹,尿布有臭味等,都可能是尿路有感染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尿路感染的症状,非常容易被父母们忽略。相反,最多见的感染外在表现为发烧,常与易观察到的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联系在一起,转移了父母和医生的注意力,掩盖了泌尿道感染的实质。因此,婴儿尿路感染常易误诊。早发现,捕捉“尿感”的线索
只要人们的头脑中有了这一常见病的概念,早期发现婴儿尿路感染并不难。如果婴儿出现下述状况:常有不明原因的发烧伴生长迟滞或体重减轻、拒哺、难以喂养、找不到原因的哭闹、呕吐、腹泻、黄疸等,就应该想到泌尿道感染。
通常说的“不明热”可能正是该症的标志。这时再注意观察更换尿布的次数是否增多?每次排尿量是否减少?尿是否异味增重或有臭味?尿液是否变混浊或尿布颜色加深等;并应反复化验尿常规,验尿时宜清洗外阴,并留接中段尿,排除污染后的尿仍有红、白细胞或脓细胞,即可判定尿路感染。
医生更详细的检查是为了确定感染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以及排除是否有泌尿系畸形或尿路结构异常。婴儿泌尿道感染,常会沿尿液逆行肾脏造成感染;即使较大的孩子泌尿道感染迟迟未能对症治疗,有时也会上行演变成肾盂炎、肾盂肾炎、肾脓疡等。病到此时孩子的全身状况会急速恶化,甚至不可收拾。治疗“尿感”,力求根治
一旦明确诊断就应住院彻底治疗,不留后遗症。
1、一般治疗
急性感染时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缩短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
2、抗菌治疗
急性尿路感染选择的药物应为在尿中浓度高,对细菌敏感,对肾脏无害的药物。家长不宜给婴儿胡乱用药,如磺胺药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和肾损害;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先锋毒素等有致聋和肾损害副作用,婴儿不宜;青毒素类药物小心过敏;总之,用药应由正规医院小儿科医生严格掌握,决不可听信江湖医生随便指挥,滥用抗生素。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能迅速恢复,但半数病人可有复发或再感染,慢性病例仅1/4可完全治愈。
3、严格护理
·认真做好婴幼儿外阴部护理,每次大便后应清洁臀部,尿布要常清洗,最好不穿开裆裤,勤换内裤;
·多饮水,少喝糖水,多喝含碱性的饮料,可碱化小便,以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如果男孩的包皮过长,应注意清洗,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必要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4、矫治畸形
如发现病儿的尿路结构异常,医生会给予适当的矫治,如男孩包茎应做手术,此时,父母不应拒绝。因为畸形不除,感染则难以控制和根除。
了解更多婴幼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请进入育儿手册!

母婴首页 | 怀孕 | 育儿
|早教| 营养 | 儿童疾病


宝宝防痱治痱实用攻略
文章排行
·哪些食物是发物(图)
·生孩子给女人带来的7种伤
·孕期280天孕检时间表
·孕妇文胸内裤如何挑选?
·宝宝闹纠纷,父母巧介入
新闻热点
·产妇拒剖腹致大出血(图)
·杰克逊孩子生父身份曝光
·凉皮王”含硼砂可致死
·宝宝痱子如何防治?
·宝宝睡姿!漂亮与安全PK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