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Marc Jacobs改变了今日时尚的面貌,把艺术变成了一种流行。而流行的本质在于其背后担当推手的强大商业机器,自命清高的艺术对此避之不及。然而,半个多世纪前,Andy Warhol及其同侪,首创波普艺术(Pop Art),把流行符号植入了高端的艺术世界里,从而改变了今日艺术的面貌,把流行变成了一种艺术。Marc Jacobs顺延着这一打破商业和艺术间壁垒的天才想法,让那些频繁出现在当代艺术馆里的波普艺术(Pop Art)作品,也伴随着Louis Vuitton经典的Monogram图案,出现在象征着当代消费社会最高成就的Louis Vuitton精品店中,比如Stephen Sprouse的纽约街头风格涂鸦,村上隆的童趣卡通漫画,或是Richard Prince的异色世界……Marc Jacobs推动着这些艺术家,荷枪实弹地进入了商业世界。不得不承认,从未接受过任何当代艺术教育的Marc Jacobs确实很像Andy Warhol的精神之子。
诚然,半个世纪以来,无数艺术家都在突破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藩篱,并且成果颇丰。然而,仍旧有大量的艺术“精英”,习惯将自己锁在深闺中,怕与外界的凡尘牵扯上关系,以免玷污了自己的高贵血统。许多大名鼎鼎的画商和艺术家,更是喜欢在时尚名人面前显摆自己的艺术知识,让那些浮夸成风的时尚名人自惭形秽,前者认为他们守护着人类的精神大门,后者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些仅懂得穿衣打扮的庸俗货色。Marc Jacobs虽然经历过Parsons设计学院的专业训练,却并未染指过艺术史,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便一直被这种来自艺术界的“歧视”目光压抑着,这种待遇让向来敏感得如小孩一般的他在艺术面前异常战战兢兢,在面对那些口吐莲花的画商面前谨言慎行,只顾着和助手一个劲交头接耳。
他曾在接受《Interview》杂志的采访时说:“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是神启的。但我自己只是一个时装设计师,拿一份薪水,整天围着包包、鞋子和衣服转,做些需要创意的决断而已。我并非是受神启发的。”他的画家朋友Elizabeth Peyton听了这番话后,开导他说:“你照样可以随心所欲地爱任何东西,你知道,我们也喜欢衣服啊!”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再次与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联手,于美国洛杉矶MOCA(当代艺术)展览馆举办“村上隆作品回顾展”,村上隆联手LV新推出The little mushroom系列,作品成为商品,付钱就可以拿走。
村上隆在MOCA的个展上,索性设置了一间Louis Vuitton商店,那些妙趣横生的包包在一个地位崇高的艺术空间里,在不同的观者心中,也催生出截然不同的诘问:包包本身是艺术吗?包上的图案才是艺术?购买包包是行为艺术吗?看消费者购买这些包包的过程才是艺术?商业和艺术合谋的这次行为,成为了一个具有开放解释系统的有趣作品。当然,其中也不乏抨击者。Jacobs认为:“这是很蠢的评论,过时又保守。他们认为艺术和时尚应该老死不相往来。确实有一些艺术家只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但艺术和时尚的结合,可以获得艺术界和时尚界的双重关注,影响更多人。对于任何有创意的事物而言,只关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是很可怕的。创意人士绝不应固步自封。”
当年Andy Warhol道出了波普艺术的核心:“艺术是为所有人创造的。”而那些及时跟进的画商则将之修正为:“不,艺术就是要卖到10万美金。”艺术界虽然已经接受了波普艺术,但整个艺术体系却违背了其宗旨。通过与时尚合作的方式,Marc Jacobs把波普艺术变成了所有人只需稍加努力便可获得的东西。
“Louis Vuitton:创造的激情”大展之后,所有人都会更加期待Marc Jacobs的下一个艺术合作计划。他说:“某一天,直觉会把我再次带到某人身边……只是现在还不知道何时何人罢了。”
责任编辑:J.
在香港举办的“Louis Vuitton:创造的激情”大展现场图片
最近在香港举办的“Louis Vuitton:创造的激情”大展上再见Marc Jacobs,已然出落成可以轻松指点艺术的权力人物,那幢被Louis Vuitton的Monogram包裹起来的建筑内里,无论是Louis Vuitton那些最具创意的时装和包包,还是一幅幅艺术品,均被Marc Jacobs个人的趣味所萦绕。他在开幕式上激情澎湃地说:“我向来是斗志昂扬的。我喜欢时装设计,以及时装中自我表现的一面。”这对于以往那个把自我隐藏在宽衣、眼镜和蓬乱头发里的Jacobs而言,是无法想象的。
马克·雅克布经常在公共场合以裙装示人,图为他与“辣妹”维多利亚合影。
对艺术品味上的渐趋自信,可以用来解释Marc Jacobs如今天翻地覆般改变的造型。他开始展示肌肉、坚持不懈地穿着Commes des Garcons的短裙,尤其是在媒体的镜头前,他完全转变成了比John Galliano和Tom Ford更为张扬的时尚明星。
也有人将Marc Jacobs最近的性情大变归咎于他的“中年危机”,对此他倒并不急于否认,他坦言自己已人到中年,经历了工作狂一样的青年生活之后,确实需要寻找灵感的新源泉。至少在他艰难地度过了酒瘾和毒瘾双重折磨的经历后,对艺术品的上瘾,根本就是健康而无害的。
Stephen Sprouse与青年Marc Jacobs
将艺术和时尚结合到一起的做法,并非是Marc Jacobs的专利。20世纪上半叶,所有漂在巴黎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作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以及时尚设计师都会在同一家街角的小酒馆嘬饮着苦艾酒,天马行空地互通思想。在那段巴黎最浪漫的岁月里,Elsa Schiaparelli把Jean Cocteau的画作绣在曳地长袍上,Helena Rubinstein把Ballets Russe炫目的舞台色彩用在了巴黎女人的脸上……Marc Jacobs便是怀揣着对巴黎浪漫生活的想象,离开纽约,来到这里。他把艺术和设计平等地看成是一种“创意工作”,而他所做的一切也仅仅只是在“拾遗”。
初来乍到的Marc Jacobs被告知,离Louis Vuitton的monogram远一点,这是一片无人可以僭越的禁区,在巴黎人心中其地位几乎等同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然,Marcel Duchamp还是俏皮地为“ 蒙娜丽莎”加上了两撇小胡子,成了20世纪又一件经典的观念艺术作品《L.H.O.O.Q.》。这种解构与戏仿的当代艺术基本手法启发了Marc Jacobs。然而,他自己却无意成为那个画小胡子的人。在商业社会中,孤胆英雄从来就不可能成功,知人擅用方显大鳄本色。
Stephen Sprouse的墓志铭有如下关键词:涂鸦艺术家、朋克范儿、火星人。代表作是艳丽背景上张牙舞爪的粗体签名,还擅长用金属、塑料、NASA卫星图片炮制拼贴画。
Stephan Sprouse成了Marc Jacobs的第一个合作伙伴,邀请他在Louis Vuitton的包包上涂鸦。事实上,Jacobs这一疯狂的想法一开始并没有燃点起Louis Vuitton头头脑脑们的兴奋神经,他们看不到Jacobs胸中的那株成竹。事实证明,这个跨界合作的包包最后为公司敛得3亿美金。
这一年是2001年,也是Marc Jacobs真正获得事业上自信的一年。从此以后,Louis Vuitton的头头脑脑们从未驳斥过Marc和任何艺术家合作的提议。商业社会总是习惯用数字说话。同样的道理,艺术一旦与商业结合,其评判的标准便已不在少数几个执掌话语权的艺术评论家以及收藏家的手里了。真金白银地取得傲人的商业成绩,才是整个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先前,Marc Jacobs在Perry Ellis工作时,尽管媒体一致对他石破天惊的grunge系列鼓掌叫好,怎奈面对商业上的失利,最终落得个被扫地出门的境遇。然而在Louis Vuitton,Marc Jacobs这一漂亮的首战,释放了他所有的拘谨与羞涩。他学会了忠于自己的直觉,自由表达对艺术的感知。与其说,Jacobs是在博物馆和画廊里逐步成长的,不如说是“数字”给予了他最关键的支持。其后,他与村上隆和Richard Prince的合作也同样无往不利,把他带入了一个渐化入境的良性循环中。
Louis Vuitton“向Stephen Sprouse致敬”特别涂鸦系列,LV2009春夏特别作品
Marc Jacobs说:“我挑选合作者是非常直觉性的。这种方式对我来说行之有效。”并未把自己陷落于野心勃勃的宏大规划中。这从他的艺术品收藏中,便可见一斑。
从2002年,Marc Jacobs在克里斯蒂拍卖行第一次以31000美元拍下Karen Kilimnik的油画开始,很快他家中的每一堵墙都被John Currin、Richard Prince、Ed Ruscha、Elizabeth Peyton、Damien Hirst、John Baldessari、David Hockney以及Lisa Yuskavage的作品所占满,花园里还有一只Paul McCarthy的雕塑“皮诺曹”,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当代波普艺术家。刚开始,所有的画商都对他的收藏不以为然,却从未想到这个从不为那些已有盖棺定论的名家所心动的时装设计师,渐渐形成了小有规模的专题收藏。Marc Jacobs坦言,自己出手夺画,仅凭眼缘。 而“Louis Vuitton:创造的激情”大展中,Marc Jacobs在补充了Jeff Koons、Gilbert & George、Andreas Gursky和Jean-Michel Basquiat这些更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后,其精彩程度并不亚于任何一个专业的艺术大展。
村上隆为LV的Monogram设计的“Eye Love Monogram”系列(左),将第五大道上LV旗舰店的整栋大楼给包装起来了(右)
在Marc Jacobs看来唯有波普艺术,那种简单、直接,而全然无需复杂解释的作品才能让他会心一笑。这种快速对眼球的吸引,无疑是艺术和商业结合的成功保障。Jacobs凭借自己对波普形象的敏锐度,使得他在商业上从未遭遇滑铁卢。Richard Prince之所以在与Louis Vuitton的合作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不在于其“小护士”背后复杂而充满文化趣味的解释,仅仅因为护士们很火辣。
Marc Jacobs本人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本只是借工作之便,像个粉丝一样向自己崇敬的艺术家大限殷勤的若干跨界合作计划,迅速在时尚和艺术两个领域内,同时产生了巨大的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