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让其名作《两生花》里的维罗妮卡选择在波兰克拉科夫遇见过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忘记电影那暖黄朦胧的色调,像一个永远醒不来的梦境。来这里度蜜月,梦醒之后脑海里将全部是你们之间最美的回忆。
波兰最美的城市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据说是波兰最美丽的城市,古典端庄过华沙,精致风情过格但斯克。遥遥望去,她就像一个自中世纪起便一直端坐在维斯瓦河河畔的贵族淑媛,沉默不语,却临水照花一如画中人,偶尔抖抖金色绸缎裙裾上的尘墟,跟着,便是一声叹息。
在克拉科夫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六月的天最长,七月的天最热,八月的风景最好看。我选择了一年中最好的月份与她邂逅。然而大西洋肆意胡闹的暖风影响,来到此地整整十天,几乎大半是紫灰色的阴雨背景。
想来,这也许才是克拉科夫真正的底色吧。公元700年波兰在此建都,14至16世纪全盛时期,克拉科夫也曾与布拉格和维也纳三足鼎足,是中欧三大文化中心之一;
而后波兰经历几番迁都易主与战火洗礼,一度在时间版图上消失,克拉科夫是硝烟毁灭下惟一“幸存”的遗孤,难怪刚一出车站,我的向导便一脸灿烂地张开双臂:“欢迎来到波兰惟一真正的首府!”
不用地图,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克拉科夫像其他欧洲古城一样,二十分钟便可横穿完毕,我却走走停停,悠悠过了十天,仍然意犹未尽。
从连接火车站的地下道穿到旧城最大的城门—弗洛瑞安城门,周遭仍然是小贩、杂耍艺人和游客的喧闹声,我却在脚掌与古老鹅卵石地面接触的一刹那,突然心生清澄与宁静。
也许是三百年前的佛连斯卡大街逐渐向我缓慢靠近,也许是穿着古代宫廷装参加艺术节的女学生们令人惊艳的湖水般回眸,也许是街角一隅那个幽幽拉着肖邦作品的老人背影,也许是全城百分之九十天主教教徒自然形成的宗教气氛……
通往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Rynek Glowny的道路近在眼前,我并不着急—你看那百年来仍在经营的餐馆、咖啡店、诊所、工艺品铺子,每一步都是奇迹,还有什么怕错过?
编者按: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让其名作《两生花》里的维罗妮卡选择在波兰克拉科夫遇见过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忘记电影那暖黄朦胧的色调,像一个永远醒不来的梦境。来这里度蜜月,梦醒之后脑海里将全部是你们之间最美的回忆。
曾经的欧洲心脏
被命名为“城市心脏”的中心广场Rynek Glowny,200米见方的面积并不大,却凭借其容量和内涵让人惊叹连连。
在一众教堂、修道院、钟楼、方塔、商铺和民宅环绕中的中心市场(Cloth Hall Market)有着700年历史,这个又名织物馆(Sukiennice)、16世纪便挂牌营业的购物天堂,浓艳的木制品、刺绣、皮革琳琅满目,高高的尖顶型回廊下人头攒动。
久负盛名的波兰国立博物馆,居然就在这浓汤一样鼎沸的手工艺品市场上方。达·芬奇的画(《抱银貂的女子》),肖邦弹奏过的琴,王室用过的桌椅餐具,贵族遗留的锦袍缎带,好像忠诚地等候他们主人的再次归来。
忽然一阵号声隔窗传来,让我吃了一惊。向导洋洋得意,解释说这是圣玛丽大教堂St.Mary Church钟楼上号手在吹号。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 所向披靡,一直冲到克拉科夫王宫城堡下。
一位号手及时吹响长号报警,却被蒙古骑兵射中阵亡。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每隔一小时让教堂钟楼上的号手吹响一次长号。圣玛丽大教堂确实是克拉科夫最富盛名的精华所在。
它的惊艳之处不在于“最美哥特式教堂”的赞誉,也不在于那个建造于1477年的著名总祭坛,抑或绚烂到令人恍惚的玻璃绘画。我看到的是今天穿T恤的恋人与沧桑历史交错并存的淡定,还有正在祈祷的长者,也许在默默追溯过去的好时光。
编者按: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让其名作《两生花》里的维罗妮卡选择在波兰克拉科夫遇见过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忘记电影那暖黄朦胧的色调,像一个永远醒不来的梦境。来这里度蜜月,梦醒之后脑海里将全部是你们之间最美的回忆。
烛光下的沧桑
相比古城,偏离市中心的老城区反而多了几许波兰特有的沧桑味道。犹太区Kazimierz并没有过多修饰,偶尔停下来尝一口撒有芝麻或盐的小面包,朴素简单到极致。
据说这些潮湿而幽静的小巷,与五十年前并无区别,包括餐馆、教堂甚至坟场等,二战前的鼎盛时期有7万犹太人,现在却所剩无几。《辛德勒名单》在这里取景而使得它更为年轻人所知,其实自15世纪以来,这里便成为欧洲最大的犹太人避难所。
我和向导常常在微雨时分于小巷子里走着谈笑着,偶尔有少年骑单车驶过,微微溅起泥水。雨下大了,便随便找一家酒馆进去畅饮,屋内灯光黝黯,屋外细雨潺潺,一直到天黑,这里才逐渐成为克拉科夫夜生活的中心。
烛光往往是夜里可以点亮话题的主角。在这个古老得让人恍惚的地方,电灯也一样与生活格格不入。夜幕降临的时候,人常常可以循一抹烛光,或一曲音乐而找到自己投契的新朋友。
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餐馆和酒吧可以一试,大家围着桌子谈笑,肆无忌惮地阅读,唱歌,喝啤酒,开玩笑。
日子悠闲得仿佛没有尽头,我曾和一对波兰姊妹花就Tom Waits的嗓子究竟是天生还是酗酒抽烟所致辩驳了两个钟头,却没想到这两个二十岁的小姑娘也是爵士乐老饕,让人刮目相看。
编者按: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让其名作《两生花》里的维罗妮卡选择在波兰克拉科夫遇见过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忘记电影那暖黄朦胧的色调,像一个永远醒不来的梦境。来这里度蜜月,梦醒之后脑海里将全部是你们之间最美的回忆。
童话般的王国
难得遇到克拉科夫的放晴日子,我的游历终于有了色彩明艳的一笔。适逢克拉科夫的夏季艺术节,穿梭在Rynek Glowny广场上的人群益发“膨胀”起来。
街头艺人,游客,小贩,新架起的市集摊铺,浓郁的民族风情服装,有婚礼,甚至还有可以绕古城一周的马车不停嗒嗒作响。
在马车呼啸而过的风起时,刚好听到广场上手风琴音乐,尤其是喝着贵得要死的广场咖啡,尤其是手边刚好有一本闲书。此时此景,曼妙无双,可意会,而不能言传。克拉科夫人好阅读,广场旁边便是4层楼高的Empik书店,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读书人。
偏偏随时有手风琴的呜咽声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随时有马夫驾驭着马车从中世纪奔腾而来,随时有钟楼的号手在提醒着时间不可抚平的伤痕,紫灰色下难得一见笑靥的克拉科夫风情,便尽在这百感交集的五味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