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去买东西,却被当成了“间谍”,第一次遇上这种事的商先生说,这是一个“悲剧”。
市民投诉:
去买东西却被当成“间谍”
12月15日,商先生前工作单位的两位领导从洛阳来郑州买家具。即将结婚、也想买家具的商先生,“义不容辞”地充当了陪客。
下午2点多,几个人逛到了居然之家郑州店4楼。此时,商先生一位领导的表妹也在,她是居然之家2楼一家具店的店员。
走到一家名为“理享美家“的店前时,商先生等人被店员招呼进了店内。商先生说,为免误会,同行的女孩当时就向店员说明了身份,“我是2楼的,带几个亲戚过来看看家具。”
店里的家具款式挺不错、价格也可以,店员也很热情,商先生说,他们已经看上了9件家具,准备谈好价钱就定了。
和店员谈价钱时,出于一种谈价策略,同行女孩说了几句有关店内家具哪儿不好的话。商先生说,此时店内突然出现了一名男子,说了店员一通后,将矛头指向了他们,“突然就说我们是间谍。让我们赶紧走,说给多少钱都不卖给我们。只差让我们滚了。”
商先生这才知道,男子是“理享美家”的经理,不停说让他们走,商先生十分生气,动手推了男子一把,“他们带了十几万元,跑那么远来买家具,却被当成间谍赶出去。我太生气了。”
没了买东西的心情,两位领导先行离去了。随后,在居然之家办公室,商先生希望理享美家经理能当面道歉,“他们店员说他走了,他要在电话里道歉。太没诚意了,我拒绝了。”
商店:同行莫入 进了店也不应发表评论
对于“间谍”一事,理享美家的店员和经理说,绝没有说过这两个字。
15日下午5点多,理享美家一位男店员赵先生在询问过经理后说,“在我们这行业,同行进店是忌讳。”也正因为女孩是同行,店内经理才出来说话的,但从头到尾都没有说“间谍”这两个字。而和女孩一起的一位男子,估计是喝醉了酒,“他脱了衣服试图打我们经理,被人拦住了。”
每家店门前都有摄像头监控,赵先生说,如果不信,可以调监控查看,“我们这一行竞争激烈,向来都是同行莫入。”
商场:顾客没错 愿意给内部折扣
昨日,居然之家郑州店办公室经理程先生表示,商场有明文规定,各展位销售员不能互相串岗,“据我了解,那个女孩在言语上对那家店的产品有诋毁,那个经理说了她是间谍之类的比较激烈的话。”他表示,商场可以提供录像。
昨日下午,在找到录像后,程先生说,商场有严格规定,治安主管说只有在派出所人员陪同下才能看录像,“我看到了录像,可以跟你们讲讲。”
程先生说,从监控上,可以看到他们从店里走出来时的场景,录像显示当时商先生确实推了老板一下,但听不清双方谈话,“当时老板像是说了激烈的语言。”事情发生后,商场方已出面协调,“顾客没错,如果他们还要在商场选购东西,依然可以给内部折扣。”
“理享美家”对面一店员证实了程经理的说法。她说, “如果是我,知道是同行,我也不让她进,或者直接就打电话向商场投诉了。”
调查:入同行店等于“坏了行规”
让店员和附近商家生气的是,商先生一行中有一人以“同行”身份入了店,本身就不对,“有顾客在场时,诋毁对方产品,这就是违规的,是“坏了行规”。
“同行”入店真的就有这么大的禁忌吗?事实上,很多店的“同行莫入”只是潜规则,不少店直接把“同行莫入”的牌子挂上了门头。
小编发现,在街边一些服装店、饰品店,或一些服装市场,不少店门上写有“同行莫入,面斥不雅”或“后果自负”的字样。纬四路服装市场一王姓商户说,“挂‘同行莫入’的牌子,一方面是为了防‘抄袭’;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促销的手段,顾客看到这样的警示语可能会产生好奇心,认为这家店的商品一定很独特,从而招揽更多生意。”
不少商家都表示,这样做,是不希望自己的经营特色被同行模仿。在他们看来,自己店的风格和产品就属于商业机密,花了不少心血设计的,如果被同行学去,会让人心有不甘。
专家:进门都是客,同行不应是“冤家”
对于“同行莫入”的潜规则,不少市民表示,既然是开门做生意,进门都是客,商业机密也不是说学就能学走的,如果在店门上写上“面斥不雅”或“后果自负”的字样会让人不舒服,觉得挂这种牌子的商家心胸不够开阔,“挂‘同行莫入’牌子的店我是不会进的,问得多了,害怕被当成同行赶出来。”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纪德尚认为,“同行莫入”这种做法不太合适。同行做市场调查并不一定是为了剽窃或刻意模仿别人,毕竟市场还有差异化经营这一理念。想赢得顾客的青睐要靠诚信经营,商家应该在商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上下工夫,防同行仅靠“莫入”也是防不住的。所以,同行应该是朋友,而不应成为冤家。对于一些恶意竞争,可以通过法规和行业协会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