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新自建的“胶囊公寓”(左)和日本的“胶囊旅馆”(右)(6/11张)
其次,中国与日本、香港的一些情形并不一样,中国毕竟面积很大,土地资源富足,开发房产的空间也足够大。第三,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条件差,但靠他们掌握的知识还是可以挣到一些钱,租到比胶囊公寓条件好些的房子。
日本多为破产者、失业者租住胶囊旅社,中国失业的工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住房,城市居民也大都有自己的房产。城市农民工的确居住条件很差,但他们一般住在工棚、工地的简易宿舍,对胶囊公寓的兴趣也不会太大。综合这些因素,胶囊公寓能否适应中国的土壤,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媒体对胶囊公寓的评论不一而足,有的称其为“行为艺术”,有的称其中国贫富悬殊的另一个信号,有人称其为城市房地产急需变革的一个标志。
不论哪种说法,胶囊公寓无疑会成为2010年的一个热词,像过去的“房奴”、“蚁族”、“蜗居”一样进入大众的视野。
对话黄日新:胶囊公寓有推广价值
燕赵都市报:现在媒体这么关注胶囊公寓,你认为是好事还是坏事?
黄日新:这是好事,有大学毕业生告诉我,“你的问题不在于你的这项胶囊公寓的技术,而在于说明这个社会贫富差距太大了。为什么你的胶囊公寓成为热点,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有的人很穷,有的人很富,富人炒房产再热卖。大学毕业生看问题就是尖锐,我最初还没有看到这个问题。
燕赵都市报: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困难很多,比如工资低,经常要搬家。你认为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
黄日新:胶囊公寓是解决这些困难的好办法。《蚁族》这本书里面说蚁族有几个特点,高智、弱小,群聚,他们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居住。蚁族这个词可能会剌痛大学毕业生,我也尽量少用这个词。原来我的这个房子不叫“胶囊公寓”,叫小蚁穴。媒体采访之后,提出蚁族这个词不如胶囊公寓,胶囊公寓这个名字是媒体记者帮忙提出来的。外国有胶囊旅社等,还没有胶囊公寓,胶囊公寓这个词是中国的发明,在互联网上也是第一次出现。你如果在网上搜“胶囊公寓”,会出现许多有关我以及我的胶囊公寓的报道。如果叫“胶囊旅社”,会出现许多日本的那种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