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临睡前张琪躺在仅能容纳一张床的“胶囊公寓”里看书。(8/11张)
记者:这里是紧邻北京西四环和中关村的六郎庄村,而就在这个村的这个公寓里边呢,诞生了北京的“胶囊公寓”,它是由一位78岁的黄日新老人建造的。我们今天就去看看这个“胶囊公寓”到底是什么样的。
记者跟随黄日新老人,上了这个有百余间出租房的楼房的三层。穿过晾满衣服的走廊,黄日新把记者带到了两间出租屋门口。房门上面贴着印有“胶囊公寓”的打印纸。黄日新打开房门,一间不到8平方米的房间内并排建有3间“胶囊公寓”。
黄日新:这房子是高2米、长2.4米、宽0.72米。我这个公寓能睡觉,你看看我睡给你看看,你看躺着,1米9的人睡在这是绰绰有余。这个公寓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坐着可以打电脑。把板子放下去以后,可以当一个写字的桌子,上面装了两个电源插座、一个宽带插座、一个电视插座、一个照明灯。上面采用了铁栏杆,是为了通风方便。我还准备了电磁炉、电炒锅、电饭煲和热水器,这些东西完全可以满足大学毕业生一点生活需要。
黄日新老人曾是电力工程师,参与过几十座电站的建设,也曾写过不少专业著作。
黄日新:我后来也到建材市场看一种材料叫做防火板。防火板实际是两面防火层中间是木板,假如说万一着火以后外面的防火层顶不住,它照样着火。最后我确定了采用高纤维混凝土板做这个墙。
黄日新老人“胶囊公寓”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的“胶囊旅馆”。1979年,大阪梅田出现首家“胶囊旅馆”,1985年之后得到普及。“胶囊旅馆”像放大的滚筒洗衣机,上下两层,人在里面无法站立,二层有楼梯直接上。整个胶囊高度也只有1米多,但五脏俱全,整洁的床铺上放着一条毛毯,墙上有嵌入式的附带耳机的小电视屏幕,还有一个带闹钟功能的电话机。对比日本的“胶囊旅馆”,黄日新认为他的“胶囊公寓”优势明显。
黄日新:我们不能采用日本的方法,第一它造价很贵,我估计起码一万到两万块一间,因为里面是钢结构的、上下铺,而且我感觉人在里面只能卧着,不能坐着。所以我萌生了一个具有人性化的中国化的这种东西。
黄日新现在这里租了3间房子,一共放置8间“胶囊公寓”。他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投入已经接近3万元。
黄日新:我做这个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房租,是为了闯出一个条件来。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流动人口,用什么方法来给他做安居的。
〈房者:不知道,要知道我就选它了。
记者: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