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薛君度,陆南泉 主编
出 版 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1字数: 317000版次: 1页数: 408印刷时间: 2002/06/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21749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进入21世纪之际,西伯利亚与远东,特别是幅员广阔的远东地区,以下三个趋势将不可逆转:一是加速开发与开放的进程;二是经济上的国际化进程,即该地区的开发与开放必然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必须有国际资本的参与,三是与上述两个趋势相关,这一地区在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中的作用将日趋提高。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两国通过各种努力,以城市或地区间结对子的方式加强发展区域经济合作。而西伯利亚与远东,是与中国发展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
作者简介
薛君度(Chun-tu Hsueh)生于广州,1946年离渝去新加坡。1949年夏赴美留学。毕业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中国朝阳(大学)学院法律系,新加坡莱佛士学院英国文学系肄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秘鲁圣马丁德波雷斯大学名誉博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自然与社会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现任美国黄兴基金会董事长,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顾问,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理事,大西洋基金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基金会还为名誉理事长,南京大学、南师大及暨南大学校董,中国社会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及曲阜孔子文化学院等院校名誉教授,人民大学法学院朝阳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复旦大学顾问教授,北京、武汉、中山、浙江及山东等大学客座教授,孙中山基金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理事,东欧中亚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山东国际问题研究会名誉会长。
前美苏关系委员会委员,前美国国际问题研究会华盛顿分会东方与西方专家委员会主席。曾执教于香港大学历史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院,美国马里兰、哥伦比亚及哈佛大学。中英文著作甚丰,主要包括:《黄兴与中国革命》、《中共运动史料》、《近现代中国革命领导人物》、《十年离录》、《门林集》、《人物、政治与外交》等。
目录
导论
上编 西伯利亚与远东概述
第一章 历史概观
第一节 西伯利亚名称的由来与沿革
第二节 对西伯利亚历史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 对远东历史的简要回顾
第二章 概况
第一节 西西伯利亚经济区
第二节 东西伯利亚经济区
第三节 远东经济区
第三章 主要经济部门及其特点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
第二节 主要经济部门特点
第三节 主要经济部门转型期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不同历史时期的开发战略及转轨后的经济形势
第一节 沙俄时期的开发
第二节 苏联时期经济开发战略的形成和实施
第三节 俄罗斯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整
第五章 对外经济联系
第一节 列宁、斯大林时期的对外经济联系
第二节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第三节 俄罗斯时期的对个经济联系
中编 西伯利亚与远东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第六章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与问题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大国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的影响
第三节 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的特点与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七章 西伯利亚与远东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第一节 地缘地位的分析
第二节 经贸市场容量的分析
第三节 合作潜力的分析
第八章 俄罗斯对西伯利亚与远东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政策
第一节 从俄罗斯的亚太战略谈起
第二节 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导思想、政策与步骤
第九章 有关国家对西伯利亚与远东的主要看法与政策
第十章 俄罗斯远东与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
下编 中国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经济合作
第十一章 西伯利亚与远东在中俄关系中的重要性
第十二章 中俄在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
第十三章 中俄能源合作
第十四章 中俄森林平伐与木材加工领域合作
第十五章 中俄农业与食品工业的合作
第十六章 西伯利亚的科技潜力、科技政策及开展中俄科技合作的思考
第十七章 黑龙江省与远东地区经经济关系
附录一 西伯利亚主要城市简介
附录二 远东主要城市简介
附录三 中国对远东地区口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