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后视镜5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地方文化,
品牌: 杨柳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806529669
·条形码:97878065296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4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羊城后视镜5》作者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以追寻羊城历史文化沉淀及再现其人文精神为目标,通过深入的探秘追踪、抽丝剥削,向读者带来了一部记载岭南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民俗风情、风流人物、动人故事的精彩画卷。全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配以大量珍贵的新闻图片,许多事例皆为作者多方实地采访而得,极具历史价值、收藏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岭南文化、认识岭南风情的途径。
作者简介杨柳,1963年生于广州。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汉语言文学系,现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从事新闻行业二十余年,作品多次获得广东省新闻学会、广东省新闻记者协会、广东省报纸副刊研究会颁发的优秀奖,曾编选出版“中国名报文化随笔丛书•羊城晚报卷”《我的家在哪里》等。
编辑推荐《羊城后视镜5》对广州这座有着2000年历史的历史名城进行回望和追溯,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昔日羊城的风物世情,既还原了上一辈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的集体回忆,也鼓励读者去了解、保护岭南文化,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目录
序一
序二
老城印记
红棉缘何成市花
骑楼120年
断了脉的红楼
钞票上的羊城风景
越秀区的十三行
澳洲建筑师给羊城的杰作
广州开始有电灯
银幕,最早挂在丕崇书院
西式教育先锋岭南大学
贡院遗址上的建筑
羊城的城隍庙
新一军公墓原貌
文德路39号
中华中路故衣店
一桩血案与光华医学院
百年体育场
粤海遗珠
功过是非陈炯明
民国元首林森横祸飞来
宋子文在广州
广州市长陈策
戎马一生余汉谋
弃明投暗的龚楚
余子武的葬礼
刘学询传奇
民国广州“酒楼王”
美人鱼杨秀琼
球王李惠堂
北梅南李两芬芳
枪下冤魂李少帆与朱次伯
大喉宗师白燕仔
“仔姐”郎筠玉
罗荣钜与《昭君出塞》
城市记忆
……[看更多目录]
序言序一
张汉青
摆在我书桌上的是一大叠即将出版的书稿。这本取名为《羊城后视镜》的特写集,是《羊城晚报》副刊部两位主任编辑杨柳、吴绿星的作品,林林总总,共有49篇。其中有的我过去读过,有一些印象。而这次我较集中地把这些特写都读了一遍,感到它们很具特色,同时也觉得两位记者采写中别有一种追求,很是难得。
广州是一个古老而又始终充满活力的城市。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城之一。就有文字的历史来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周夷王时的“楚庭”,就是建在越秀山脚下最早的城池,而后逐步演变成为南武城、任嚣城、赵佗城。随着南粤地区的不断开发和大海的逐渐远移,广州的名字也在一千年前出现了。而由于五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降临越秀山的美丽传说,“羊城”、“穗城”的美名,广为传播。城市如人,在本名之外,往往还有别称,而“羊城”这个雅号,依我看,可以说是其中最为优美、响亮的一个。这个按历史地位可与西欧的罗马媲美的古老城市,是中外关系史上居于前列的东方名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几千年的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清风明月,电闪雷鸣,期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该是多么丰富和充满神秘色彩啊!挖掘这些文化宝藏,揭开迷雾和神秘面纱,就不仅是历史研究和文物考古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同时也成了有心的新闻工作者向往的事业。《羊城后视镜》收进的不少特写,是对这种新的报道样式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弘扬本土历史文化,于今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很自然地要从追本溯源、深挖细找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做起。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代又一代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山川河谷上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地奋斗过来的,其中充满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有真实的历史事实,也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历史的大舞台,就是这样一幕又一幕地出演着历史风云的悲喜剧,《羊城后视镜》所收集的特写,其笔锋所向,就是在挖掘广州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他们并非单纯作文史介绍,而是以记者的眼光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通过对诸多历史、文化、风情、胜迹掌故的描绘,深情地挖掘羊城文化铸造、性格发展中的故事、人物,展示广州人精神生活中的亮点,弘扬他们兼容务实、开拓进取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作者的探索不是随意的,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其思考的背景,写作的意图,并且具有一定的见解的;而其采访、写作的实践,又加深了对传承岭南文化重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我想,这正是两位记者这些年来为什么一直坚持采写此类特写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采写这样的文字,是件苦差事,“吃力”还不一定“讨好”。这里除了敬业精神、学养、思考和想像能力外,还真得具备考古人员那种锲而不舍、埋头苦干、耐心细致、甘于寂寞的精神。要到现场去,要耐心寻访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丝线索的每个人,要不放过可能看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现场环境和物证;而在掌握了可靠的资料之后,又要拿出文彩笔墨,钩沉探秘,精心写作,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地加以描绘。要做到引人入胜,避免枯燥沉闷的叙述。对此,我感到两位作者所作的尝试,是比较成功的。他们在娓娓道来的同时,还不时生发一点感慨,发表一点议论。只要能做到恰到好处,往往能成为点睛之笔。
正因为这样,当我读着这一篇篇特写时,有如翻开厚厚一本岭南民俗、风情、经济、文化的生动画卷,各种故事、人物异彩纷呈,特色浓郁,加上文中配以大量岭南本土历史文化的照片,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令人增加形象、直观的感受。往日的“新闻照片”也就继续发挥其作用,“旧鲜”变新鲜,使人增加了现场感。
文摘插图:
让事实来细述历史,让故事来解密生活。作为《羊城后视镜》的系列,第四册第五册也是披露从清末到“文革”结束前夕人们所不知的羊城史料。
当慈禧和光绪驾崩时,广州举哀三天,两广总督张人骏痛哭流涕,沙面使馆下半旗,领事还专门给张人骏发去哀痛的悼词;马礼逊,一个英国人,在广州开始编第一部《英华词典》,成为中英两国文字交流的开山鼻祖;当上世纪30年代全国的航空还处在笨拙的阶段,飞机仅仅从本地天空升降的时候,广州的飞行员从广州一直飞到东北,开创了中国航空的万里航程。被人们奚落的陈炯明当过广东省长,却在广东做了一系列的好事,禁烟禁赌,最后在香港过着贫苦的生活。民国元首林森,在广州促成黄花岗烈士墓的建设,他在车祸中死去,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甚至中共中央都发出唁电。
在书中,还可以看到广州人生活的种种侧面。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在沙面建起一系列的洋房,还有五仙门发电厂、孙中山的大元帅府,都是这个值得一书的人物的杰作。解放前,广州的茶楼王陈福畴,开创了南国、大三元、西苑等著名茶楼,他精彩而生动的故事即使在业界也鲜为人知;粤剧粤曲演员郎筠玉、白燕仔的跌宕经历,使人难以忘怀;旧时广州妓院选美、老字号店铺创业逸事,都有可读性。
本书选取的故事新颖生动,是认识广州历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