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西的小人(套盒)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童话,
作者: (英)诺顿 著,熊裕 译
出 版 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1字数: 155000版次: 1页数: 349印刷时间: 2009-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708876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蒲公英国际大奖...
借东西的小人(套盒)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183.00
总当当价:¥136.4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卡内基儿童文学奖得主,七十年来十大童书经典。
玛丽诺顿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天赋,无论通过小人眼睛看人类,还是通过人类的眼睛看小人,她的描述使两者都同样生动可信。
——《芝加哥论坛报》
玛丽诺顿和所有伟大的幻想小说家一样,风格独特而令人信服。
——《纽约时报书评》
内容简介
一个患病的英国小男孩被送往乡间姑婆的老宅中休养。寂静中他发现了在古宅里的一个秘密:借东西的小人。借东西的小人只有铅笔一般高,他们把家安在房子的地板下,靠从楼上的“巨人”那里“借”东西为生。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看见”。
借东西的小女孩阿瑞埃蒂在门外草丛里被小男孩看见。好心的小男孩弄好帮助这一家小人借东西,还充当信使,为他们和住在别处的亲戚送信。但好景不长,妇管家也发现了小人一家,她关住小男孩,找来警察、猫和捕鼠专家对付小人。万分危急之际,小人一家是如何成功逃脱人类的追捕的呢?他们在后来的颠沛流离的野外生活中又发生了哪些惊险和奇遇呢?
作者简介
玛丽诺顿(1903-1992),英国作家,以幻想系列“借东西的小人”闻名,该系列一共五本,畅销多年,在英美家喻户晓,曾获1953年卡内基儿童文学奖,2007年入选“七十年来十大童书经典”。
目录
借东西的小人
借东西的小人在野外
借东西的小人漂流记
借东西的小人在高处
借东西的小人复仇记
书摘插图
借东西的小人
是梅太太第一次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听的。不,不是我。怎么会是我呢?那是一个又野又邋遢又任性的小女孩,总是瞪着气鼓鼓的眼睛,据说还嘎吱嘎吱地咬牙。凯特,对,她应该叫凯特。不过她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反正她就没怎么进到这个故事里面。
凯特的父母在伦敦有一座房子,梅太太住在其中的两个房间里。我想,梅太太是他们的什么亲戚吧。她的卧室在二楼,她的起居室是房子里被叫做“早餐室”的那一间。早晨,当阳光洒在烤面包片和橘皮果酱上时,早餐室看上去倒还不错;到了下午,房间却似乎变小了,蒙上了一层奇特的银光,那是它们的黄昏,此时一种忧伤氛围在弥漫。但只是个孩子的凯特却正喜欢这种氛围。喝午后茶之前,凯特经常轻轻地走进梅太太的起居室,梅太太就会教她怎样用钩针编织。
梅太太年纪很大,关节僵硬,她这个人呢,倒不是真的严厉,只是内心坚定,说一不二。在梅太太身边,凯特从不“野”,也不邋遢和任性。除了钩针编织之外,梅太太还教会了凯特很多事情:怎样把毛线缠成球;怎样缝纫和织补;怎样整理抽屉,再用一片簌簌的纸巾覆在东西上面,宛如一声轻祷,挡去灰尘。
“孩子,你干吗不吭声呀?”一天,当凯特弯着腰,坐在跪垫上发呆时,梅太太这样问她。“怎么啦?说不出话来了?”
“不是,”凯特回答,拨拉着鞋扣,“我的钩针不见了……”(她们正在用毛线钩方块,还要编织出三十个方块,才能把它们缝合成一条床罩。)“我知道我把它放在哪儿了,”她飞快地继续说下去,“就在我床头的书柜里,最下面一层。”
“最下面一层?”梅太太重复着,她手里的钩针动个不停,反射着壁炉的火光。“离地板很近吗?”
“是呀,”凯特说,“可我在地板上找过了。还有地毯下面。到处都找过了。毛线还在,就在老地方。”
“天哪,”梅太太轻声惊叹,“难道他们也在这座房子里?”
“他们是谁呀?”凯特问。
“借东西的小人。”梅太太说。暗淡的光线下,她似乎在微笑。
凯特盯着梅太太,感觉有点害怕。“有这种人吗?”过了一会儿,她问。
“哪种人?”
凯特眨眨眼。“就是那种小人呀,他们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借用别人的东西。”
梅太太放下她的针线活。“你觉得呢?”她问。
“我不知道。”凯特说着,把脸转过去,使劲拽她的鞋扣。“不可能有这种人。可是……”她仰起头。“可是,有时我又觉得肯定有。”
“你为什么觉得肯定有呢?”梅太太问。
“因为很多东西都不见了。比如说别针吧,工厂里不停地生产别针,人们每天都买它。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在你需要别针的时候却找不着。它们都到哪儿去了?就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们都跑到哪里去了呢?缝衣针也是这样,”她接着往下说,“我妈妈买过好多缝衣针呢,管保有好几百根,但它们不可能都在这座房子里。”
“不可能都在这座房子里,不可能。”梅太太表示同意。
“我们还没完没了地购买其他东西。买呀买的,买个不停。比方说,铅笔、火柴、火漆、发夹、图钉、顶针……”
“帽针,”梅太太插嘴,“还有吸墨纸。”
“对,还有吸墨纸,”凯特赞同,“可帽针没丢过。”
“这你可说错了,”梅太太说,再次拿起她的针线活,“帽针也会丢失,这是有理由的。”
凯特盯着梅太太。“理由?”她把这个词重说一遍。“我的意思是……帽针丢失的理由是什么呢?”
“嗯,确切地说,有两个理由。第一,帽针是非常实用的武器。第二……”梅太太突然笑起来。“哎呀,这听起来太荒唐,而且,”她犹豫片刻,“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告诉我嘛,”凯特说,“告诉我,你怎么会知道丢失帽针的事。你是不是瞧见过?”
梅太太吃惊地瞥了她一眼。“噢,那当然啦……”她说。
“我说的不是帽针,”凯特不耐烦地大叫,“而是你刚才提到的那种……借东西的小人!”
梅太太深吸一口气。“没有,”她立刻回答,“我从没看见过。”
“可有人瞧见过。”凯特大喊。“你知道这件事。我看得出来,你肯定知道!”
“别喊,”梅太太说,“用不着这么大声嘛!”她低下头,望着凯特仰起的脸蛋儿,然后露出微笑,把目光转向远处。“我有个弟弟……”她吞吞吐吐地说。
凯特跪在跪垫上。“他看到了他们!”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