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时间养生法(杨力)

分類: 图书,保健/心理健康,中医保健,
作者: 杨力 著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182000版次: 1页数: 224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10406676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黄帝内经十二时...
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时间养生法(杨力)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56.60
总当当价:¥41.4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首席中医养生专家杨力教授最新力作。洞悉经络里的健康秘密,掌握时间中的养生要诀。
内容简介
神奇的经络是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的主要宝藏。经络是一种网状结构,是生命信息的高速通道,因而它拥有“内属于藏府,外络于肢节”的重要桥梁作用。经络具有“行血气而营阴阳”的作用,所以经络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神奇能力。经络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脏腑密切相关,所以经络穴位有特殊的诊断治疗效用。
十二经脉分别与十二脏腑相关,十二经络的循行时辰也与十二脏腑紧密相应,从而奠定了《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经络养生的瑰宝。
经络不但可以诊疗疾病,更可通过经络、经穴防病,养生及延寿,所以中医的养生不可不通过经络养生,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瑰宝。
经络用当前的实验科学尚不能证实它的物质结构,因为经络是一种象数物质,只有用象数科学的境界才能证实它的光辉形象。
有几千年历史的《黄帝内经》经络养生,将永远发挥着中医养生的独特效用,它的魅力将永存不朽。
全书以十二经脉为纲,对应十二时辰,分别介绍了各条经脉及其穴位的主要养生功效,从而为大家指出了一条简单实用的健康之道。例如,在胆经养生方面,胆经当令时辰为子时(23:00~1:00),此时段前宜睡觉。此时不要熬夜,否则会导致胆火上逆,引发失眠、头痛等神经症状。
全书共分十二章,每章对应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讲解了多种养生方法,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穴,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治疗胃痛、腹泻等症。此外,本书还分别列举了各条经脉的滋补食物,可以让大家通过饮食,达到滋补经脉、调养身体的目的。
希望本书能帮助大家解析经脉养生的秘密,找到健康长寿的真谛,祝愿所有的读者朋友都能健康长寿,尽享天年!
目录
引文十二经脉是什么
十二经脉是什么
十二时辰怎么分
十二经脉时辰养生对照表
第一章足少阳胆经养生法
足少阳胆经主治表
足少阳胆经穴位图
补气血,敲胆经
落枕感冒,风池穴有奇效
点按环跳穴,毒素可扫除
刺激阳陵泉,吃嘛嘛香
肩膀酸痛揉肩井
子时前入睡保养胆经好
祛除眼角皱纹按瞳子髎
点按足临泣穴,去除倦累感
附一:滋补胆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第二章足厥阴肝经养生法
足厥阴肝经主治表
足厥阴肝经穴位图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
丑时熟睡利肝经
太冲穴是人体的出气筒
按期门穴,防治肝病
祛火常揉行间穴
肝经是妇科病的克星
春季是养肝的最佳良机
附一:滋补肝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第三章手太阴肺经养生法
手太阴肺经主治表
手太阴肺经穴位图
肺是呼吸的载体
寅时难眠找太渊
勤按中府可制哮喘
搓鱼际,防感冒
喉咙疼痛点尺泽
秋季养肺,重在润肺
附一:滋补肺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附二:调理肺经的简易气功
第四章手阳明大肠经养生法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表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
负责运送“残渣”的大肠经
大肠经是皮肤病的克星
大肠经上的“隐士神医”
按压合谷穴可止痛
鼻塞就点迎香穴
祛老人斑找曲池穴
卯时沾酒易伤身
附一:滋补大肠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附二:大肠经气功调理法
第五章足阳明胃经养生法
足阳明胃经主治表
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胃怎么没有把自己消化掉
指压气舍穴,打嗝立消除
胃痉挛就按梁丘穴
跪膝走,防治百病
天枢穴让便秘不再来
女性敲胃经,青春可留驻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四白穴赶走色盲症
高血压头痛可用人迎穴摆平
附一:滋补胃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附二:锻炼胃经法
第六章足太阴脾经养生法
足太阴脾经主治表
足太阴脾经穴位图
脾乃后天之本
口唇是脾经的信号灯
胸腹毛病公孙穴摆平
三阴交让痛经消失无踪
阴陵泉穴让“尿不净”走开
小病不求医,只需按脾经
长夏时节宜养脾
附一:滋补脾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附二:糖尿病气功疗法
第七章手少阴心经养生法
手少阴心经主治表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
午时小睡养心经
舌是心的镜子
心经上的救命穴
胸闷气短弹极泉
神门穴助你安然入眠
夏季养心重在静
附一:滋补心经的常见特效食物
附二:心经气功养生四大法
第八章手太阳小肠经养生法
第九章足太阳膀胱经养生法
第十章足少阴肾经养生法
第十一章手厥阴心包经养生法
第十二章手少阳三焦经养生法
附录: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对应食物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足少阳胆经养生法
补气血,敲胆经
对于人体而言,一旦气血不足,就会疾病丛生。鉴于此,只有保持气血充足,才可保证身体健康无忧。中医认为,敲胆经可使血气上升,气血充盈,自然对健康有利。
《黄帝内经》指出,肝乃将军之官,谋虑出自于肝,且肝与胆互为表里,胆主藏和排泄胆汁,负责饮食消化。若肝疏泄,就会使胆汁生成出现异常,进而影响人体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最终导致厌食、腹胀、便溏等后果。胆则主决断,也就是说,胆在精神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若胆功能失常,则人易出现惊悸、胆怯、失眠、多梦等状况。
我们知道,胆囊是储存及控制胆汁分泌的器官。人吃进来的食物,有一部分是要由胆汁的化学作用分解成人体造血所需的蛋白质的,没有充足的胆汁,则食物被分解成可供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就不够,当然也就不能提供人体造血所需的充足材料,于是就会有气血失调的状况发生,气血一旦失调则百病丛生。
根据中医理论,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其相关的经络,可在强-化经络机能的同时改善脏器功能。因此,解决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胆经。事实上敲胆经并非治疗手段,它只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或者说,只有每天都坚持敲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当我们每天都坚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方便最顺手的方法。因此尽管胆经从头到脚有很长的路线,但最方便敲打的地方还是大腿外侧这段。
平时,大家应该经常锻炼胆经。敲胆经不仅可增强人体本身的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它还可美容瘦腿。具体敲打方法为:从两大腿外侧根部开始,自上而下缓慢敲打至膝盖处,再反向敲打回大腿根部,如此反复,每天1~2次,每次敲打2~3分钟,敲打时可以用拳头,力道要大些。
经常敲打胆经,可以刺激胆经,促进胆汁分泌,增强人体的吸收能力,进而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养料。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