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口述实录
分類: 图书,传记,学者,
作者: 白吉庵,李仲明著
出 版 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字数: 410000版次: 1页数: 322印刷时间: 2009-11-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148956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当中国统治世界...
梁漱溟口述实录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74.00
总当当价:¥53.4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开国大典上,周恩来感慨地说:可惜今天的盛会梁漱溟先生不在场……新中国成立以后,梁漱溟是唯一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毛泽东公开辩论的大儒。
本书作者受梁老之约为其立传,故自1985年6月起至1988年1月19日,最后一次谈话为止,前后约三四十次听其讲过去的经历……
内容简介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作者简介
白吉庵,云南省建水县人,1930年生。1979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著有《胡适传》《章士钊传》《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等书;发表《论辛亥革命的两种起义方式》及研究章士钊、胡适等人的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一家世
二少年时代
三初入社会
四 自修佛学
五北大任教
六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七良师益友
八结发夫妻
九“以青年为友”从事乡村教育
十救国必须走“乡村自治”的道路
十一到河南办“村治学院”
十二到山东办“乡村建设研究院”
十三抗日战争前期访问毛泽东
十四巡视敌后
十五筹建“民盟” 创办《光明报》
十六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十七桂林三年第二次婚姻
十八抗战胜利为国内和平而奔忙
十九下乡教学著《中国文化要义》
二十全国解放再晤毛泽东
二十一参加土改运动
二十二一九五三年事件
二十三“雅量之争”的余震
二十四不是右派的“反面教员”
二十五学习与反思
二十六“文革”磨难
二十七反对“批孔”
二十八著《人心与人生》
二十九国事与家事
三十晚年生活与最后的讲演
梁漱溟佛儒思想探索
梁漱溟年谱简编
后记
书摘插图
一家世
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溟,后以字行;笔名寿民、瘦民、漱溟等。广西桂林人,1893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九年九月九日)出生于北京。
梁漱溟祖先是元朝宗室后裔。其祖先与元朝皇帝同宗室,姓“也先帖木耳”,蒙古族。元灭,末代皇帝顺帝携皇室亲属逃回北方(即今蒙古),其祖先家族未走,留在河南汝阳,地属大梁(开封),故改汉姓梁。至第十九代梁星由河南迁徙广西桂林居住。梁重的儿子即梁漱溟的曾祖父梁宝书,应乡试中举人后,又进京会试中进士,历任直隶、正定等地知县和遵化知州。此后,全家住在北京,未再回桂林。梁漱溟的祖父梁承光在北京即顺天府应乡试中举人,后在山西离石县(当时叫永宁州)做官。
梁漱溟父亲梁济,字巨川,光绪十一年举人,在京城贵族那苏图家中任教(塾师),课其子女,后官拜内阁中书等职。梁济秉性笃实,为清室忠臣,但思想比较开明。他认为:中国积弱,全为念书人专务虚文,与事实隔得太远之所致。因此,平时最看不起做文章的人,而以“务实”二字为其一贯的主张。
生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但事实上梁家生活却并不富裕。因为梁济的祖父做外官卸任时,无钱而负债;父亲为祖父还债,债未清而身故,逝世时年36岁。当时梁济只有七八岁,靠着祖母开蒙馆教几个小学生度日。梁济19岁,便在“义学”中教书,生活仍然清苦。“二十多岁的时候,有官宦之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他还愁娶一个不能过苦日子的媳妇不好办,竟因之拖延了数年才成婚。”
自清末至民初,梁济大都是在民政部门负责一些慈善事业,如慈幼堂和罪犯教养所等,其中有几年在皇史晟(清皇家档案馆)工作。清廷腐败,外患频仍,身为文官的梁济深知自己没有机会效命疆场,但他读起兵书来却手不释卷,喜爱有加。遇到风雨天别人多躲进屋,他却顶风冒雨在外面跑。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闻中国军队不经严加整顿即开拔东调,便“顿足挫胸,谬矣谬矣!”光绪下诏要实行变法,他建言“欲革弊政必先革弊风弊俗”。
梁漱溟后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亦与其父梁济大有关系。青年时期的梁济悲天悯人,却对中国的政治、民情无可奈何,常常把自己的愤懑和忧虑写进日记里。此处仅举其1893年至1894年的几则日记。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