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含光盘)

分類: 图书,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刘世锦 主编,刘家彬,苏杨 副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692000版次: 1页数: 581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711903包装: 平装最佳拍档


中国文化遗产事...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含光盘...
与此1件拍档商品一同购买
总定价:¥158.00
总当当价:¥126.10

请至少保留一件商品。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二部文化遗产蓝皮书,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文化遗产课题组完成。
第二部文化遗产蓝皮书的主题是“文化遗产关系民生大计”,这与2008年文化遗产蓝皮书的主题“文化遗产事业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相比由虚渐实,更直接地表达了文化遗产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把2008~2009年度的大事——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对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时表达出来。
在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新举措下,不仅文化遗产事业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经济功能也没有削弱。可以量化分析的文化遗产事业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其带动旅游业发展的间接经济贡献体现。按比较保守的方式测算,仅这部分贡献已远大于各级政府对文物系统的财政投入。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之后,文化遗产事业单讲经济贡献仍然不是财政的包袱!
各省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效率在2008~2009年度间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既是国家投入偏好的反映,也是有的省力争上游的结果。
内容简介
自2008年起,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文化遗产课题组以《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形式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连续展现中国文化遗产事业领域发展情况,2008年度蓝皮书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事业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围绕这一主题,本书从文物事业向文化遗产事业的拓展、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优化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制、提高文化遗产管理水平以及评估各省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状况等五个方面给出创新的或填补空白的成果,以大体上完整地并在某些方面尽可能精确地展示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全貌。本书由主题报告、技术报告、评估报告、热点问题回答四部分组成,其中的评估报告将连续展现各省市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状况。
作者简介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2年2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至1986年10月,在西北大学经济系(后为经济管理学院)工作,任讲师、教研室主任,并在职读硕士学位。1989年11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12月—1994年3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4月至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曾任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宏观调节研究部副部长、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目前兼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产业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等。兼任若干城市、企业的顾问和若干大学的兼职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企业改革、经济制度变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政策等领域。先后在一些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10余部。撰写一系列内部研究报告。曾多次获得全国性学术奖励,包括第四届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等。
目录
前言
主题报告
第一章 我国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和管理特征
1 文物、文化遗产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1 关于“文物”
1.2 关于“文化财”和“文化遗产”
2 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基本管理情况
2.1 文物事业的构成及特征
2.2 文化遗产事业的构成及特征
3 小结
第二章 文化遗产事业的功能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属性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功能
1.1 公共物品理论角度的文化遗产属性及其价值体现方式
1.2 文化遗产事业的三大功能
2 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文化遗产事业的公益性功能
2.2 文化遗产事业公益性功能的例证说明
2.3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3.1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测算方法
3.2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结果
3.3 文化遗产事业投入产出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文化遗产事业的管理体制问题
1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1.1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现状
1.2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发展成果和改革模式
2 当前文化遗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3 小结
第四章 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问题的制度成因分析
1 管理体制角度的原因
1.1 管理理念有偏差
1.2 财权事权不对称
1.3 监督机制不健全
2 管理水平角度的成因
2.1 行政资源投入不足
2.2 行政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不高
2.3 行政资源的使用配置效率不高
2.4 与国家大政方针衔接不够
3 小结
第五章 改善文化遗产管理的政策建议
1 国际经验借鉴
2 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2.1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分级管理、主体公益
2.2 体制改革实施路径
2.3 文化遗产过程管理机制
3 提高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继续大幅增加对文化遗产事业的行政资源投入
3.2 提高行政资源空间配置效率
3.3 提高行政资源使用配置效率
3.4 积极将文化遗产事业与大政方针衔接
4 小结
技术报告
第一章 我国文化遗产相关概念辨析和事业特征
第二章 文化遗产事业的功能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方法
第五章 提高管理水平的新方法
评估报告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评估
第二章 文化遗产事业投入状况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效率评估
热点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