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木斋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1字数: 366000版次: 1页数: 322印刷时间: 2009-1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100849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汉魏五言诗发生演变史,又是对古诗十九首产生时间、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论证。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新颖独到的方法论证了五言诗成立于建安十六年之后,“穷情写物”是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共同审美风范,以及古诗十九首应为曹植等曹魏诗人的作品。海峡两岸著名学者傅璇琮、陈怡良、龚斌、宁稼雨、张法为本书作序、跋,他们或认为此书是古诗十九首研究的“首次系统梳理和突破”;或评价其为“开天辟地,呕心沥血,破解锁钥,业已初启”,“广搜文献,剥丝抽茧,运用老吏断狱的缜密思索、探究,终于获得一个合乎情理,而并非是一个故作哗众、立异的结论”,“不得不赞誉木斋是古诗十九首研究史上有数的佼佼者“;或以“惊世之作,精湛考索”概括;或反思“中国文学史不得不重思重写”;或认为其学术贡献除了作者断代的价值之外,“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个意义主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的自觉思考和主动实践”。
作者简介
木斋,1968年赴内蒙古插队知青,1983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中国苏轼学会理事,中国陶渊明研究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欧阳修研究会(筹)理事;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韩国全南大学邀请教授。主要著作:《宋词体演变史》(中华书局版),《走出古典》(中国社会科学版),《苏东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版),《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与中国作家对话》(京华出版社版)等,先后在《文学遗产》、《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2002年和2004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连续播放其《唐宋词体的演进》(上下集)的学术讲座。主编《唐诗百科大辞典》、《唐宋词百科大辞典》、《古代散文百科大辞典》、《中国文学宝库》等大型工具书;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宋词体演变史》,目前主持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五代声诗曲词发生史》。
目录
十九首研究的首次系统梳理和突破
古诗十九首疑案 破解锁钥初启——读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有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五言诗的本质特征及其成立
第二节 十九首研究史的梳理和评析
第三节 十九首的作者阶层
第二章 秦嘉五言诗为伪作——两汉文人五言诗的渐进
第一节 西汉初期:骚体时代的帝王诗篇
第二节 东汉秦嘉之前的文人五言诗
第三节 秦嘉五言诗真伪辨析
第四节 秦嘉之后的东汉五言诗
第三章 《陌上桑》非汉乐府民歌——两汉乐府诗历程
第一节 民间乐府与贵族乐府分类的质疑
第二节 两汉乐府诗
第三节 《陌上桑》的写作时间和作者辨析
第四章 曹操在五言诗形成中的开创地位
第一节 曹操的生平及其思想历程
第二节 汉音与魏响:曹操的诗史定位
第三节 清商乐的兴起:五言诗成立的音乐条件
第四节 曹操诗歌的转型轨迹
第五节 曹操诗歌的影响
第五章 王粲的五言诗写作
第一节 略说七子的诗史地位
第二节 王粲的诗作
第六章 曹丕、刘桢五言诗的写作时间
第一节 曹丕
第二节 曹丕五言诗的开始写作时间
第三节 刘桢五言诗的开始写作时间
第七章 曹操的山水诗及其诗歌史意义
第一节 山水诗之取代言志诗的历程
第二节 山水诗的本体意义
第三节 五言诗山水题材的本体意义
第八章 游宴诗的兴起
第一节 游宴诗的兴起
第二节 曹操的《短歌行》
第九章 五言诗女性题材的兴起及《怨歌行》的作者
第一节 五言诗女性题材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 曹丕、徐干首开五言诗女性化写作之先河
第三节 刘勋妻子被出事件的写作及传为班婕妤作品的《怨歌行》
第十章 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关系
第一节 曹丕诗与十九首之问的相似语句
第二节 曹植诗与十九首中的相似语句
第三节 苏李诗与曹植诗歌相似语句的补充
第十一章 论曹植为十九首的主要作者
第一节 曹植作品的遗失
第二节 曹植与十九首的关系
第三节 关于《今日良宴会》的作者
第十二章 论植、甄隐情及与十九首的关系
第一节 甄后之死
第二节 曹植之罪
第三节 曹叡之怒
第四节 曹植之死及曹集撰录
第十三章 早期思甄之作及《涉江采芙蓉》
第一节 植、甄之恋及其发生时间
第二节 《涉江采芙蓉》与曹植早期思甄之作
第十四章 《西北有高楼》与《青青河畔草》的写作背景
第一节 十九首中的女性题材之作产生于曹丕、徐干之后
第二节 《西北有高楼》的写作背景
第三节 《青青河畔草》的写作背景
第十五章 论《洛神赋》及《行行重行行》
第一节 曹植黄初二年前后的行踪
第二节 《洛神赋》为曹植的辩诬之作
第三节 《行行重行行》与《塘上行》应为植、甄互赠的诗篇
第十六章 论《青青陵上柏》——兼谈十九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第一节 《青青陵上柏》的写作背景
第二节 十九首研究方法论反思
第十七章 论风骨的内涵及建安风骨的渐次形成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风骨与建安风骨的内涵
第三节 建安风骨的渐次形成
跋一 木斋让中国文学史不得不重思重写
跋二 惊人之论精湛考索
跋三 木斋古诗十九首研究方法论解读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