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葛兆光 著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字数: 172000版次: 1页数: 208印刷时间: 2002/01/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205030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本《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是1997年到2001年间,我在日本京都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讲过的课程讲义基础上整理出来的。这里印出业的不是讲义的全部,因为删去了讲义中为引起学生听课兴趣而添加的资料,也删去了一些有关历史的具体例证,但印恻出来的也有比讲义的地方,首先是多出了可以进一步探究而阅读的“参考文献”,其次是增加了进一步研究可能需要的“参考论著”,再次也多出了每讲下面的“思考题”,这使得它多少像一本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么?
在这十讲里面,我讲到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还从家族和仪式讲起,说到儒家和古代中国政治学说的形成,也简单地从老子到庄子,讨论道家的思想和影响,还讨论了古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交往的途径,当然主要是从佛教进入中国的途径说起的。另外,还介绍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影响,其中特别重点地介绍了观音信仰和禅宗思想。最后,我还特别介绍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因为和其他文化圈比较起来,可能这种宗教界限相当模糊而文化层次相当清晰的信仰情况,在中国特别突出。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
一 天圆与地方:天下、中国与四夷
二 古代中国对“天下”的怀疑与幻想
三 一个插曲: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世界”观
四 利玛窦《山海舆地图》之后:中国世界观的转变
第二讲 家族与仪式
第三讲 国家与儒家学说
第四讲 佛教传来的途径:以及关于古代中国交通渠道的猜想
第五讲 佛教的东传及其对中国人的影响
第六讲 坛经与袢宗的故事
第七讲 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说到佛教中国化
第八讲 古代中国的道家:从老子到庄子
第九讲 追求永生和幸福:古代中国的道教
第十讲 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
结语 理解现代中国的途径
后记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