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原理(第二版)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周骏,王学青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4-1字数: 428000版次: 2页数: 321印刷时间: 2005/07/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92716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货币银行学子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对货币与银行的产生、货币与银行的职能、信用形式、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国际收支等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作了系统阐述,重点介绍了西方的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理论。此次修订,结合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实践,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与通货紧缩的相关内容,实现了经典与前瞻、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本教材第一版系教育部推荐教材(1997年)。
作者简介
周骏,男,1928年出生,湖北省沔阳县人,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货币流通教研室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兼任过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研究会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财政部系统优秀教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保险学院名誉董事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1953年至今,一直从事金融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方式有深入的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金融调控方式以及如何防止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问题均有自己的见解。
目录
第一章商品经济与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特征
一、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第二节货币的产生
一、交换的发展阶段
二、交换中两个商品的关系
三、货币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只要是商品经济必然存在货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也是商品经济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存在的必然性
第二章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第一节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体现生产关系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或计价的标准
二、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
三、贮藏手段或保存价值的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货币的作用
一、节约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二、货币存在是发挥市场功能的条件
三、货币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四、货币经济包含危机和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第三章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一、货币制度发展简述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流通
三、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金属货币制度
一、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
三、金本位制
第三节纸币和不兑现的银行券制度
一、纸币
二、银行券
三、纸币流通规律与单位纸币价值的决定
四、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信用的形式与作用
第一节信用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一、信用构成要素
二、信用特征
第二节前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
一、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高利贷信用
第三节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
一、借贷资本的特征
二、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
三、借贷资本的来源
四、借贷资本的运用
第四节信用的形式和信用工具
一、信用的形式
二、信用工具
第五节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
一、信用的职能
二、信用的作用
第六节西方的信用本质和作用理论
一、信用创造资本的理论
二、自然主义的信用理论
第五章利息与利息率
第六章金融市场
第七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八章金融机构
第九章商业银行
第十章中央银行
第十一章货币的需求
第十二章货币的供给
第十三章货币均衡与金融调控
第十四章通货膨胀
第十五章通货紧缩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与外汇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