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生平与创作
分類: 图书,传记,艺术家/建筑设计,
作者: [英]潘罗斯 著,周国珍等 译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1字数: 337000版次: 1页数: 428印刷时间: 2002-11-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3724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作者满含激情地详实叙述毕加索的一生及其创作历程,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伟大画家的共同美德就是教我们如何观察事物,但是很少有人在这件呈的方法上比毕索更有能力。
毕加索之所以成为最负盛名的画家,原因是很多的,而关于他的生活和成就,也有种种传说。本书作者满含激情地详实叙述了西班牙“立体主义”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一生及其创作历程,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所有伟大画家的共同美德就是教我们如何观察事物,但是很少有人在这件事的方法上比毕加索更有能力。
内容简介
毕加索之所以成为最负盛名的画家,原因是很多的,而关于他的生活和成就,也有种种传说。有关他的论述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公众无所适从,他们不是把他当做一个稀奇而可怕的怪物,就是把他当做一位聪明绝顶的圣人。本书是介绍毕加索的生平与创作的专著。作为毕加索的生前好友、曾为伦敦现代美术学院院长的罗兰特潘罗斯,有着作家的优美的文笔和画家的细腻的理解力,并对毕加索有较深入的研究,由他来写这部专著是再合适不过了。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原书只写到1958年,而毕加索是在1973年逝世的。
作者简介
罗兰特潘罗斯,英国作家兼画家,曾为伦敦现代美术学院院长。作为毕加索的好友,他对毕加索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先后出版有关毕加索的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1881-1895)
第二章 巴塞罗那(1895-1901)
第三章 蓝色时期(1901-1904)
第四章 诗人之家(1904-1906)
第五章 《亚威农的少女》(1906-1909)
第六章 立体派的创立(1909-1914)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罗马(1914-1918)
第八章 “美必须是震动心弦的”(1918-1930)
第九章 波伊斯盖鲁普:雕塑与人身牛头怪(1930-1936)
第十章 格尔尼卡(1936-1939)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洛昂和巴黎(1939-1945)
第十二章 安提贝斯和瓦洛利(1945-1954)
第十三章 “加里富尼”(1954-1958)
附录:1959-1973年间的毕加索
媒体评论
书摘插图
考试的成绩着实惊人。这项考试,原定期限为一个月,他只用一天工夫就完成了,并且成绩斐然。他的那些完工的素描,表明他已超过那些对达到规定水平往往感到困难的高年级学生。巴勃罗的作为试卷的素描,至今还保存着,上面盖有校印。这些素描所表现的无可否认的技能,由于根本不考虑人体各部分比例方面的理想化了的古典准则,显得格外精彩。正像他在童年时代为父亲画鸽子时一样,他只把看到的东西准确地描绘下来,根本想不到讨取模特的欢心。有一个头发拳曲、双额黝黑、肌肉结实、两腿短粗的小小的裸体模特,巴勃罗以朴实的写实手法把他画得十分动人。阅卷的人们不可能有任何犹豫。他们立刻感觉到自己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这样一位神童。巴勃罗被录取了。用莫里哀的话来说“无师自通,原是伟大的艺术家的特点之一”。如果有人认为有了这样一个出色的开端之后,毕加索必会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地学习,那就错了。毕加索那时迷恋着素描和绘画,虽然他愿意学习,但是那些因袭成规的教授们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他?他轻而易举地就证明了自己能够达到一个完全成熟的艺术学生在学业上应当达到的水平,但是在那些老师的学究式的指导下学习,对于开始了画师生涯的巴勃罗毕加索来说,不啻是倒退一步。他的朋友肯惠拉告诉我们:“毕加索曾对我说,他并不喜欢他这个时期的绘画,而且认为这些绘画不如在父亲单独指点下在科鲁那所作的那些画。”
这两幅画最先反映出毕加索对雕塑形式的新发现和他本人的象征主义的开始形成。它们标志着他的青年时代的告终以及摆脱家庭影响的胜利。这两幅画的主题是深深激动了他个人的主题之一。他曾经仔细观察过一种戏剧性事件,这种事件使他强烈地感觉到生死之间的冲突,并提出了复活这个’问题。他曾经深深体会过朋友的悲剧,几乎把它当做自己的痛苦,所以他面临的新问题是寻求适当的表现方法。当时他已认识到感伤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陷阱。为了在绘画中摆脱这些影响,他采用了为合唱的天女穿上有色的长袜这一有伤风化的细节。为防止自己的想像超越世俗,他把自己的创作牢固地建立在人间的现实基础之上,并以自己的喜剧感作为生命线。因为他自己曾被诱人地狱,所以必须发现拯救自己的途径。那匹奔向云霄的白马上的骑士和下面那个缩成一团的送殡人,虽是下意识的,但都是他自己的化身。
乍一看,这幅画具有一种以纯粹田园乐趣的气氛吸引观众的力量。五个裸体女人的肉体色调在一片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非常突出,这种蓝色使人想起果索耳地方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高的天空,但是观众一旦发觉眼前这群可怕而且神圣不可侵犯的女人用睁大的黑眼睛直盯着自己时,便会嗒然若丧。
她们的出现使人感到意外,她们的脚旁那一小堆诱人的水果,很像从一顶倒置的小丑帽子的甜瓜皮里倒出来,看来与画面无关。最左面的那个女人拉住赭红色的幕布,让人们看到她的姊妹们的菱形外形。她的外貌,特别是她的面部那种严肃的侧面轮廓,肯定是古埃及式的,而她所揭露的画当中的两个人,跟加泰罗尼亚的中世纪壁画更有雷同之处。她们那种柔嫩的粉红色肉体,跟蓝色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张又一张的图片,像一套狭长的漫画,或者像毕加索小时听到的西班牙流行的“阿列路亚斯”曲那样,连贯地叙述了这个狂妄自大的武装叛乱领袖所造成的暴力和灾难。为了体现这个独裁者的性格,毕加索创造了一个戴着头巾的古怪而讨厌的形象,象征着这个人企图伪装成基督教的英雄、西班牙传统的救星和摩尔人的朋友。这个形象拿着一面旗子,上面有一个虱子形状的圣母马利亚。他用斧头猛砍一尊古典胸像崇高的侧面。他在铁丝网的保护下跪着,面前有一个圣体匣,匣里可以看见一枚西班牙银币。他骑在一头猪的背上,拿枪刺太阳。他神气十足地骑在马上,马的内脏拖到地上,后来被他亲手杀死了,倒在他身旁打滚。女人们四肢伸
直死在田野上,有的女人带着小孩从着了火的房子里逃出来,有的失望地举起双手。只有一头畜牲能够摆脱这场灾祸,这就是公牛,它使劲用角把这个怪物的肠子撞了出来。
……
毕加索
毕加索从阿拉贡边区回来以后,一直以日益充沛的精力继续画画。他那只手十分准确,经常把他那双贪婪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再现纸上。他的速写本里涉猎了各种街头景色、斗牛,以及勾画拉车的马、码头工人、船夫、斗牛士、乞丐、马车夫的习作,还有那些在夜总会、舞厅、咖啡馆和妓院里所作的各种速写。其中也有几幅风景画、屋顶图,若干幅裸体画和大批描绘他的朋友们的肖像和漫画,其中多半画的是蓄着胡子的波希米亚人,笔法活泼有力,形象生动逼真。另外还有他家人的许多肖像。有的画的是他的妹妹,她站在梳妆台前梳头,或坐在椅子上,显出一派柔情;有的画的是他的父亲,高高的个子,蓄着胡子,温文尔雅,气度不凡;有的画的是他照着镜子细看自己的面部,或者凭想像勾画出他同朋友一起站在街上的情景。他很早就不满足于单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左右相反的形象,很想知道自己在别人看来是什么样子,他从各个角度研究自己的外貌。他知道了自己的模样,他便能够描绘出他所知道的模样。有时候他喜欢把自己描绘成可笑的样子。这样一来,对于有些损害他的自尊的事情,就能通过漫画一笑了之。有一次,他曾用色粉笔勾画了一个妓院的前厅,自己手里拿着帽子和手杖,婉言拒绝一个坐在长椅上的丑婆娘,至于他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并没有加以说明。
他的作品除了直接取材于生活的速写之外,也有少数古典风格的构图习作,以及根据他父亲或父亲的同事的建议而作的一些组画。但是要用这些题材完成大幅绘画的意愿已经消失,即使有时他有意动手描绘《最后的晚餐》这类的主题,也不过是完成一些初稿便作罢。然而有一种场面始终使他很感兴趣,那就是斗牛。斗牛场上因为有着人与兽的充满戏剧性的动作、鲜艳的色彩、阳光与阴影的强烈对比,以及狂热的观众而显得异常活跃,它虽像贝壳—样局限于小小的地盘之中,并且时间也很有限,但似乎包括了日常生活的动作、激情和恐惧。它对毕加索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对我说:“人们以为,我在那些日子所画的斗牛图,都是在斗牛结束以后再画的。这根本不对,我是在前一天就画好,把画卖掉,这才有钱去买入场券。”
那些年代他还没有完全脱离学习阶段,当时的某些画稿表明了在阁楼上的穷姑娘这类题材,在他笔下由于那姑娘的姿态紧张以及气氛肃穆而见独到之处。对于贫困、忧虑和病痛,他有实际体会,他在这方面所揭露的现实,后来更有力地重现于他在蓝色时期所作的描绘乞丐、挨饿的母子等绘画上。细看他早年在巴塞罗那所作的这些画稿和画作,我们发觉一些迹象,那就是他正在不断地注意别人的画。他所爱慕的绘画风格,不论属于古代或现代画家,都是当时在学究派的圈子里默默无闻或备受轻视的风格。早在马德里,他已深深受到埃尔,格列柯的影响,此外,鲁西尼约尔和郁特里罗也对格列柯的作品深感兴趣,这更使毕加索喜爱他的作品。在《老人和生病的女孩》这类炭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模仿埃尔格列柯的那种把头部和四肢画得较长的独特手法。
米凯尔郁特里罗不但是一位思想先进的评论家。也是一位艺术史家。他游历过意大利,并在国内发现了加泰罗尼业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画家胡盖特。毕加索对哥特壁画或罗马壁画以及加泰罗尼亚所富有的多色雕塑发生兴趣,是从郁特里罗对绘画热情最鬲的时期开始的。
差不多与此同时,毕加索的作品还受了另一种影响。巴尔提到卡萨斯“这位同斯丹伦和劳特累克一派相传的聪明的多产画家……曾对毕加索有所鼓舞,并且远在这位年轻画家在巴黎看到法国19世纪末一些伟大画家的作品以前,就向他传播了他们的影响”。他还通过《希尔布拉斯》、《画室》以及后来的《黄油盘子》、《笑话》、《天真汉》等杂志上刊载的复制品,知道了关于法国、英国和德国的一些次要画家的许多情况。
第一批插图
1900年7月,有一家不甚有名的期刊《青年》第一次刊载了毕加索所作的一幅素描。这个刊物代表着当时文学、科学和艺术方面极端“现代主义和卡塔罗尼亚”的观点。它很少登载插图,这一幅画是为了配合一首象征主义的诗而发表的。诗的题目是《少女的呼唤》,其作者是现今几乎被人忘却的诗人霍昂奥利瓦布里德格。在有巴鲁伊斯,毕加索签名的那幅炭画上,画有躺着的一个颇为安详的半裸体少女,她的上方隐约出现一个悄然来访的身体健壮、仪表堂堂的男子。第二个月又刊出了一幅素描,作为同一作者的新作《生或死?》一诗的插图。在这幅画上,只有一个人屹立在暴风雨的大海中,他用一根长桨驾着小舟在暴风雨中前进。这两幅青年时代的素描,一幅属于象征主义,另一幅超凡脱俗,其意义在于:它们是毕加索在此后几年中配合他的诗人朋友所作的许多素描中最早的两幅。无论他在初次尝试中是否受到那些诗人的感伤情绪的抑制,这两幅画较之同期的其他作品显得软弱,虽然其他作品当时未能发表,也很少有人知道。
另一家杂志《加泰罗尼亚艺术》在1900年9月6日刊登了诗人安东尼布斯凯特斯—本塞特的一幅肖像,数星期后,义登载了一幅插图,系配合苏里纳克撒提埃斯的一篇忧伤的短篇爱情小说而作,毕加索亲笔写了这篇小说和他的素描的题目《疯女人》。
当时生计困难,这些插图的微薄的稿酬对他不无小补,因为他不同于他的大部分朋友,很少从商业方面谋出路。据记载,有…次他曾为孔德德尔阿萨尔托街一家杂货店装饰门面,又曾为一种专卖药物画了一张广告。据广告上说,这种药对委靡不振和四肢无力疗效奇著。广告上画了一个日益衰弱的姑娘,靠在一个坐着的小丑身旁,这幅美丽的素描使药的性能具有出乎意外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