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分類: 图书,历史,史料典籍,
作者: 冯克力 主编
出 版 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120000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7401019包装: 平装
目录孙明经地方影像学里的民俗视觉(上)
赵海成宋美龄回母校
蔡登山东北奇人冯庸
吴越我的传奇性婚姻故事(下)
沙漠老伴黄中敬
何蜀墓群的记忆
陈悦 “伊力达斯”纪念碑
徐宗懋一本相册里的时代风云
禹晓翔父亲的传奇人生
王建平我的外婆
李春兰我们三兄妹
吕石一幅家庭照片
麦琪丰妈妈的童年照
珠望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黄春林平凡的母亲
施晓字插队的日子
黄福珍我的“阿味子”照片
吴宏远民国时期的大邑县图书馆
胡剑六十年前的“恳亲会”
石匠一张老照片
冯克力先行者的足迹
书摘插图地方影像学里的民俗视觉(上)
孙明经
1948年11月,金陵大学教师孙明经遵照恩师郭有守的建议,使用地方影像成果,创建了地方影像学学科。孙明经选用岭南大学学者们自1888年至1948年历时一个甲子摄的四十余幅学者摄影作品,制作了一部幻灯卷片影像,作为新学科的启始。他将这一课件命名为“地方影像学之民俗视觉纪录举例”。
2009年年底,在经历了又一个甲子的尘封、老化之后,孙明经的哲嗣孙建三先生经过数月的努力,终将这一珍贵影像课件成功复制,提供给《老照片》刊出。课件文字为孙明经先生撰写,照片则由其选自岭南大学马丁堂一楼的“PHALL”和岭南附中新厦1948年举办的“岭南大学60周年照片展”。本次刊出有删节。
——编者
自地球上出现人类始,便以群落为聚。每一具体的群落,为生存不论如何迁徙,必会在某时某地落脚在一方具体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于是便有了“地方”的概念。因为要生息,人群必有种种行为;因为有行为,必会留下形迹。每一具体地方.必有异于他地的具体环境,每一具体环境中生息的群落,其行为必受具体环境制约而有别于其他环境中生息的群落。于是日久成俗,不同环境中生息的群落便有了有别他地方、他环境生息群落的行为规范,这便是所谓“行俗”。
有了不同的“行俗”,必会留下不同的“形俗”。生息于不同的具体“地方”的群落之“行俗”不同,自然“形俗”也不同,是为不同的具体的地方环境不同使然,更是生息在具体的不同地方的群落为适应环境日久而成的“心理反应”使然,这不同的日集月累的群落“心理反应”使然,便是这地方这人类群落的“心俗”。
于是,“心俗”、“行俗”、“形俗”共同构成了这具体“地方”的不同于他地方的“民俗”。
人类视觉可感知的建筑、村落、城郭,人群身体上的须、发、冠、衣、鞋、饰,人为的色、符号、绘画、文字、雕琢,人肢体随感而动形成的种种造型统为“视形”。人为的音、歌、曲、乐,则为“音形”。于是,“视形”、“音形”共同构成“民俗”中的“形俗”。对于生息于一个具体地方的群落而言,他们造就与衍发具体“形俗”的过程与行为,日久便构成了生息于具体地方人类群落的“行俗”。“行俗…‘形俗”互为推动,则促成群落共有的“心俗”,“心俗”又反过来支配影响具体群落的“行俗”与“形俗”。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