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建筑创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外观设计,大师作品与思想,
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
出 版 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662000版次: 1页数: 277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2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62330578包装: 精装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文章、设计作品和创作团队三部分,是我从事建筑创作、建筑研究和教学的一个缩影。所选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近十年来由我主持和创作团队共同完成的设计项目,包括纪念,博览,场馆,校园规划与设计等文化建筑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如办公、酒店、公共区域规划与设计、旧城改造等等,这是我和我的助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所有同事们的创作成果。
目录序
文章选
作品选
创作团队
附录
书摘插图我的建筑人生
我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市,那时候她还是一个小县城,是珠江三角洲有名的鱼米之乡。家乡弯弯的小河,郁郁葱葱的荔枝林,炊烟袅袅的山村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从小吸引着我。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到郊外写生,慢慢地,对画画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而我又想当工程师,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这正合我心意,从而萌发了学建筑的念头。
1956年,我从东莞中学高中毕业后,随即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华工建筑系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灵活,实践和动手能力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继承了这种传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五年的学业,继而报考研究生,师从岭南建筑大师夏昌世教授。
研究生四年,我如鱼得水,陪同导师走遍粤中四大名园及潮汕庭院,又一起调研北方皇家花园和江南园林,协助导师完成了对岭南建筑专题的研究。
对专业的酷爱和良好的校园环境,使我对学习全神贯注,当且寸国家还处在困难时期,但这对我的学习毫无影响。我常常在公共汽车上记外文单词,速写本不离手,走到哪画到哪,留下了许多实测手稿,拍下了大量的建筑实录并加以分类整理。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1964年,我到北京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找到一本很切题的英文书,一共60页,但只能借几天,那个年代没有复印机,住在北京四合院式的小招待所里,条件很差,但是为了学习,我毅然决定把它的全文和图表抄录下来。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