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通史,
作者: 翟文明,于海娣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1008000版次: 1页数: 564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11302427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上下五千年》都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经典历史读物,以其独特的体例、丰富的知识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至今畅销不衰,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历史类读物之一。
本书以时间为序,精选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华上下五千年,下篇为世界上下五千年,在保证各自历史完整与延续的基础上,简要勾勒出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生动再现人类历史的波澜壮阔与风云变幻,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窥斑知豹,进而揣摩与品味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体例编排上,本书注重各历史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同时设立了“相关链接”,简要介绍历史背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对正文进行有效补充,使读者能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一目了然。
本书通过全面的内容、凝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科学的体例、全新的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讲解中外历史,使得这一经典读物在真实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帮助读者从历史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并拓展人生阅历,使其能够深入地了解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目录上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
华夏源头
远古人类
钻木取火
原始文明
黄帝战蚩尤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天下为家
伊尹辅政
盘庚迁都
姜太公钓鱼
牧野之战
周公辅政
周厉王毁国
烽火戏诸侯
中原争霸
齐桓公称霸
曹刿论战
假仁假义
重耳流亡
退避三舍
弦高退秦军
崤山之战
一鸣惊人
楚庄王争霸
老子论道
扁鹊行医
伍子胥复仇
孙武论兵
先师孔丘
卧薪尝胆
墨子破云梯
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孙膑庞涓斗智
张仪连横
胡服骑射
狡兔三窟
乐毅伐齐
屈原投江
完璧归赵
将相币口
远交近攻
兴建都江堰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窃符救赵
李斯谏逐客
荆轲刺秦王
九州一统
天下归一统
千古第一帝
焚书坑儒
统一规制
开疆拓土
始皇暴政
病亡沙丘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和项羽
巨鹿大战
约法三章
鸿门宴
楚汉之争
四面楚歌
大风歌
白登被围
白马之盟
萧规曹随
周勃夺军
将门虎子
晁错削藩
武帝初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骞出使西域
飞将军李广
河西之战
漠北之战
苏武牧羊
司马迁写《史记》
汉朝柱石霍光
昭君出塞
王莽篡位
绿林赤眉起义
昆阳大战
光武中兴
强项令董宣
王充著《论衡》
汉明帝求佛
投笔从戎
班固著《汉书》
蔡伦改进造纸术
制造地动仪
张仲景和华佗
梁冀专权
党锢之祸
黄巾起义
道教的兴起
离析与交融
袁绍拥兵自重
枭雄曹孟德
王允除董卓
迁都许城
马钧发明翻车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孙策入主江东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刘备入川
水淹七军
七步成诗
火烧连营
七擒孟获
马谡失街亭
秋风五丈原
司马懿篡权
司马昭之心
智出阴平道
乐不思蜀
蓄志灭东吴
石崇斗富
周处除“三害”
白痴皇帝
八王之乱
李特起义
刘渊反晋
王马共天下
石勒读《汉书》
祖逖中流击楫
虎头三绝顾恺之
陶侃搬砖
书圣王羲之
桓温北伐
扪虱谈天下
苻坚一意孤行
谢安东山再起
淝水之战
陶潜归隐
刘裕成帝业
拓跋珪建北魏
檀道济唱筹量沙
高允讲实话
谢灵运和鲍照
祖冲之创新历
孝文帝改革
郦道元著《水经注》
梁武帝出家
侯景反复无常
乾坤变幻
杨坚建隋
文帝灭陈
科举制的创立
赵绰依法办事
李春建赵州桥
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三下江都
瓦岗起义
李渊起兵
统一全国
玄武门之变
长安城
以人为镜
贞观之治
李靖夜袭阴山
玄奘取经
文成公主人藏
初唐四杰
女皇武则天
药王孙思邈
名相狄仁杰
开元盛世
姚崇灭蝗
一行测子午线
雕版印刷术
唐三彩
口蜜腹剑
李白傲权贵
安禄山叛乱
马嵬驿兵变
草人借箭
画圣吴道子
草圣张旭
李泌归山
中兴名将李光弼
诗圣杜甫
颜真卿就义
李愬夜袭蔡州
永贞革新
刘禹锡游玄都观
诗杰白居易
柳公权笔谏
韩愈直谏
朋党之争
黄巢起义
海龙王钱锣
伶人做官
儿皇帝石敬瑭
周世宗斥冯道
董源画江南
王朝更迭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李后主亡国
宋太宗征辽
王小波起义
寇准谋国
元昊建西夏
范仲淹推行新政
欧阳修改革文风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王安石变法
沈括出使
《资治通鉴》
文豪苏轼
《清明上河图》
花石纲
皇帝书画家宋徽宗赵佶
李纲抗金
靖康之辱
宗泽卫京
韩世忠阻击金军
岳家军大败兀术
“莫须有”罪名
钟相、杨幺起义
书生退敌
陆游绝唱
理学的形成
一代天骄
蒙古灭金
贾似道误国
襄樊之战
文天祥抗元
张世杰死守崖山
《三国演义》
天文学家郭守敬
马可波罗来华
关汉卿与《窦娥冤》
《水浒传》
《西厢记》
绘画新风的倡导者赵孟烦
红巾军起义
和尚皇帝
鄱阳湖大战
胡惟庸之案
燕王进南京
兴建北京城
郑和下西洋
土木之变
于谦守京城
明画“四大家”
杨一清除内患
冒死劾严嵩
海瑞罢官
戚继光抗倭
李时珍论药
张居正改革赋役
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努尔哈赤建后金
萨尔浒之战
《西游记》
徐光启研究西学
徐霞客探险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袁崇焕大战宁远
皇太极用反间计
闯王李自成
冲冠一怒为红颜
史可法死守扬州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郑成功收复台湾
李定国转战西南
康熙帝削藩
雅克萨的胜利
三征噶尔丹
《聊斋志异》
文字狱
曹雪芹写《红楼梦》
乾隆帝禁书修书
大贪官和珅
扬州八怪
京剧的形成
民族英雄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翼王大渡河败亡
火烧圆明园
那拉氏夺权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镇南关大捷
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西逃
末代皇帝
民主与新生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称帝
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孙中山观音山脱险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四渡赤水
西安事变
台儿庄血战
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中共中央撤出延安
三大战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恢复联合国席位
下篇 世界上下五千年
古代文明
古埃及王国的统一
胡夫金字塔
苏美尔城邦的兴衰
萨尔贡的征服
印度哈拉巴文化
埃及象形文字
最早的起义
《汉谟拉比法典》
腓尼基人环航非洲
米诺斯的迷宫
铁列平改革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史诗
图特摩斯三世
迈锡尼的狮子门
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银板合约
图坦卡蒙墓的发掘
犹太王大卫
荷马和《荷马史诗》
古印度的四种人
军事强国亚述
斯巴达的教育
大政治家梭伦
巴比伦之囚
古巴比伦城和空中花园
居鲁士大帝
大流士一世改革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摩诃婆罗多》
狼孩与罗马城
激战马拉松
温泉关之战
萨拉米斯海战
雅典的民主
伯罗奔尼撒战争
“疯子”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之死
博学的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的戏剧节
奥林匹亚竞技会
和平撤离
争战中的帝国
罗马军团
马其顿的年轻统帅
征服波斯
亚历山大之死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第一次布匿战争
坎尼之役
格拉古兄弟改革
斯巴达克起义
恺撒大帝
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
元首屋大维
“魔鬼”尼禄
罗马和平
耶稣的传说
火山灰下的庞贝城
迦腻色迦弘佛
君主制的开创
巴高达运动
君士坦丁大帝
笈多王朝崛起
匈奴骑兵横扫欧洲大陆
民族大迁徙
西罗马帝国覆灭
中世纪
法兰克国王克洛维
查士丁尼镇压尼卡起义
拜占庭的扩张
戒日王
印度教的形成
日本大化革新
穆罕默德
攻占叙利亚
医中之王阿维森纳
《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数字
查理大帝
维京人的航海旅行
诺曼征服战
圣像破坏运动
基辅罗斯的盛衰
美洲玛雅文化
到加纳做生意
欧洲的教会
卡诺莎之行
自由大宪章
阿维农之囚
封君、封臣和骑士
十字军东征
萨拉丁的圣战
巴黎大学
四大汗国
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马木路克大战蒙古兵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俄罗斯的崛起
黑死病肆虐欧洲
胡司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
圣女贞德
玫瑰战争
文艺复兴时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
皮萨罗的欺诈
殖民掠夺
文艺复兴
大诗人但丁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
圣彼得大教堂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闵采尔起义
“日内瓦的教皇”加尔文
苏莱曼一世的征战
丰臣秀吉
阿克巴大帝
利玛窦来华
德川幕府
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
乌托邦
塞万提斯
鲜花广场上的火刑
莎士比亚
伽利略的故事
笛卡儿和培根
哈维和血液循环
胡格诺战争
从养羊到圈地
“无敌舰队”的覆灭
伊凡雷帝
尼德兰革命
东印度公司
“五月花号”
三十年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克伦威尔
复辟与“光荣革命”
英荷战争
牛顿的发现
“太阳王”路易十四
彼得大帝改革
奥地利的开明专制
普鲁士精神
英法七年战争
叶卡捷琳娜二世
普加乔夫起义
瓜分波兰
俄土战争
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
富兰克林
卢梭与《社会契约论》
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
莱克星顿枪声
美国《独立宣言》
华盛顿
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的《人权宣言》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热月政变
拿破仑
兵败莫斯科
滑铁卢之役
神圣同盟
第一个黑人共和国海地
多洛雷斯呼声
“解放者”玻利瓦尔
门罗主义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
瓦特改良蒸汽机
火车和轮船的发明
工业革命
“俄罗斯文学的太阳”普希金
“乐圣”贝多芬
《自由引导人民》
英国宪章运动
席卷欧洲的革命
革命诗人裴多菲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的建立
埃及抗英斗争
印度反英大起义
苏伊士运河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林肯
日本倒幕运动
铁血宰相俾斯麦
普法战争
巴黎公社
亚当-斯密著《国富论》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达尔文环球考察
巴斯德发现病菌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发明大王爱迪生
五一国际劳动节
三国同盟
印度国大党
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
祖鲁战争
姆克瓦瓦的头颅
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东学党起义
巴拿马运河
美西战争
日俄战争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摩尔根创立基因理论
居里夫人和镭
莱特兄弟造飞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汽车大王福特
战争阴云
三国协约
青年土耳其党
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萨拉热窝事件
施蒂芬计划
加利波利半岛的冒险
凡尔登“绞肉机”
日德兰大海战
无限制潜艇战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车厢里的停战协定
一切为了东线
基尔水兵起义
巴黎分赃会议
土耳其之父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华盛顿会议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成立
向罗马进军
啤酒馆暴动
《非战公约》
圣雄甘地
罗斯福新政
纳粹党上台
绥靖政策
“二二六”兵变
苏联的建设与宪法的确立
马德里保卫战
轴心国的形成
慕尼黑阴谋
闪击波兰
法国沦陷
不列颠之战
“巴巴罗莎”计划
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中途岛海战
击溃“沙漠之狐”
围歼山本五十六
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墨索里尼的末日
攻克柏林
第一颗原子弹
日本投降
奥斯维辛集中营
正义的审判
联合国建立
冷战时期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欧洲复兴计划
印巴分治
柏林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
欧洲共同体
朝鲜战争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匈牙利事件
苏共“二十大”
非洲独立运动
猪湾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不结盟运动
布拉格之春
越南战争
纳赛尔之死
中东战争
伊朗伊斯兰革命
苏联入侵阿富汗
马岛之战
海湾战争
世界新格局
德国统一
“超越遏制”战略
南南合作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波黑战争
北约东扩
纳尔逊曼德拉
科索沃战争
“911”事件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克隆羊多莉
神奇的火星车
比尔盖茨
书摘插图上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
华夏源头
远古人类
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在科学比较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这种认识可以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得到证明。
从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出的猿人遗骨和遗物的化石中可以看出: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另外,还有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
约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一带是一片宽广的亚热带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三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中。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在元谋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元谋盆地内暴露的695米厚、共4段28层的河湖沉积而形成的地层里,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化石。经过考古学家们检测,这两枚牙齿属于170万年前的一个原始人,男性,大约30岁左右。它确证了中国人的历史起源和存在。在发现这两枚牙齿化石的同时,从褐色粘土层中出土的还有7件元谋人制造和使用的刮削器与脉石英石核。从这一古迹遗址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萌芽。
又过了几十万年,也就是80万年至75万年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一带,生活着一些原始人类。他们低平的前额上,明显地隆起粗壮的眉脊骨。他们打制的石器比较简单,又粗又大,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已经有不同类型石器分工的迹象。这就是著名的蓝田人。他们的化石于1963年~1965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更新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蓝田人比后来的北京人大脑容量要小一些,大约有778毫升。但是有一点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他们已经能完全直立行走,而且这是已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这个发现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直立起来,是成为人的重要标志。
后来出现的北京人,他们的体质结构已经构成了人的基本特征,但仍然残存着某些猿类的性质。他们的身材矮小,男性平均身高只1.558米左右,女性平均身高约1.435米。他们和现代人相比较,面部稍短而嘴巴特别前伸,看不见下颌,前额比现代人低平,有点向后倾斜。他们的脑壳比现代人厚,大约是现代人的一倍。头盖靠下部膨大,上部收缩。平均脑容量是1075毫升,仅仅是现代人平均脑容量的75%,但是,他们比现代类人猿的平均脑容量大一倍以上,类人猿的脑容量只有415毫升。
北京猿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使用的工具有骨器、木器,更多的还是石器。考古学家们以北京猿人制造和使用的工具为依据,证明他们跟动物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已经具备了人类的某些特征。
北京猿人还有一个更为进步的举措是已经会人工取火,这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数米的灰烬层,说明篝火在这里连续燃烧的时间很久,也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保存火种,不需要火时用灰土盖上,使火阴燃,到下次要用火时,扒开灰土,添上草木,经风一吹便能引燃。灰烬中被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朴树籽,则证明北京人已经能使用火烧熟食物。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进化了。我们从遗迹中发现,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活动的原始人,已经和现代人没有区别。我们把他们称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同以前使用的工具相比,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打制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
山顶洞人过着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每个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于是产生了原始人群。后来,又逐渐演变为氏族公社。
钻木取火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进化的传说。这种传说大多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情景进行的一种想象。
原始人的工具很粗糙,所以就难以抵御周围猛兽随时可能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正当人们为没有理想的住处而发愁的时候,部落中的一个人看到了树上的鸟巢。他发现鸟儿白天出外寻找食物,晚上回到巢中栖息,地上的野兽无法伤害它们。由于树叶的遮挡,下雨天也不会被淋。由此看来,居住在巢中既安全又舒适。于是,那人便依鸟巢的样式筑造了一个可以住人的巢。后来,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子,在树上造起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人把这称为“构木为巢”(巢就是鸟窝)。传授给他们这种做法的人被称为“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不知道怎样利用火,不仅生吃植物果实,就是捕到的野兽,也连毛带血地吃了。后来,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发明了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中,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其实自然界中火的现象早就有了。火山爆发,会喷出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起初,原始人看到火时,不会利用,反而非常害怕。后来偶尔拾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香美。渐渐地人们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保存火种,使它常年不灭。
传说一天夜里,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有人告诉他:“一直往北走,有一个叫燧明国的地方,那里有火种。”年轻人醒来后,就向北方走去。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来到了燧明国。这里遍地长的都是一种高大的参天大树,大树遮天蔽日,四处一片黑暗,不分白天和黑夜。这时候,年轻人的眼前突然闪出一丝亮光——一种长着短而硬的嘴巴的鸟正在啄他前方的一棵燧木,鸟一啄,燧木就进出火星。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即折下几个燧枝,互相敲击,树枝上果然闪出了火花!年轻人又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终于,树枝上冒烟了,接着,燃起了火花。
有了火之后,人们开始吃熟食、用火驱赶野兽、取暖。人们被年轻人的勇气、智慧和无私所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氏”。《太平御览》记载:“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鹗,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又过了很长时间,人们又用绳子结成网,用网去捕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用木棒、石器打猎又有了很大进步。使用弓箭,不仅可以射杀平地上的走兽,就连天空中的飞鸟,水里的游鱼,也可以捕捉到。捕捉到的动物,如果吃不完,人们并不急于将它们杀死,而是将其养起来。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技能,都是人们在劳动中日积月累起来的。传说中,这些事的发明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氏”(庖是厨房,牺是牲口的意思)。
经过了漫长的渔猎时期,人类的文明又有了新的进步。人们发现撒在地上的野谷子,到了第二年,会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结出了更多的谷子。于是,人们就自觉地栽种起来。后来,人们用木头制造了一种耕地的农具,叫做耒耜(一种带把的木锹)。他们用耒耜耕地,种植五谷,获得了可以吃的粮食。传说中把这些发明种庄稼的人叫“神农氏”。 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充分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发展的进程。
原始文明
母系氏族公社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而仰韶文化遗址是清晰地反映母系氏族公社面貌的一片遗址。仰韶文化的主要区域在河南省西部、陕西省中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它的分布非常广阔,南达汉水中上游,北至河套地区,西及甘肃境内的渭河上游,东到山东省。这些地方分散着母系氏族时的很多村落遗址,而且在某些地区,村落分布十分密集。
妇女在氏族中的地位非常高。有一些地方,发现了以女性为主要地位的埋葬习俗。在陕西省华县元君庙和华阴县横阵村,发现了很多母系氏族的迁移合葬墓。这一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当时妇女的重要地位。人死后,大概是先把尸体进行临时处理,遇到母系氏族中某个地位较高的妇女死亡后,就先直接把她的尸体仰卧埋在葬坑主要位置上,同时将和她同氏族的早死者的尸骨迁移过来,排在一起,同墓合葬。这种以妇女为中心的葬俗,表明女性在氏族中占有重要地位。还有,从半坡遗址和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墓葬的随葬品推测,女性一般比男性多。这种现象也说明了当时妇女社会地位很高。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都经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的实用工艺品。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骨耜。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为最早。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大汶口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典型,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
大汶口文化的遗存十分丰富。经考古发现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獐牙的风习,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为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骨针磨制得十分精细,体现了极高的制作技术。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也是研究父系氏族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化遗存。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