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文学经典·梁实秋精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梁实秋 著
出 版 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 330000版次: 4页数: 460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0203290包装: 精装



梁实秋的作品在国内已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版本,且风行不衰。此次“世纪文学60家”中《梁实秋精选集》为了展示梁公散文的总体风貌,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随笔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雅舍小品》《清华八年》《秋室杂文》… 梁实秋的文字以:1、乐生旷达,从容优雅 2、幽默风趣,亦庄亦谐为特点。这根源于他的人生态度,也有赖于他的学养。梁实秋的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高贵财富。

梁实秋(1903-1987)出生于北京,名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梁实秋是20世纪华语一代文学家师,为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的著译。他用他的生命著就了一座座了不起的文学丰碑,独立译成400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剧作和三卷诗歌共40册。还曾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及30多种英文词典和教科书。他更以《雅舍小品》等十余部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乐生旷达,优雅风趣
雅舍小品
清华八年
秋室杂文
秋室杂忆
槐园梦忆
雅舍小品续集
白猫王子及其他
雅舍小品三集
雅舍小品四集
实秋杂文
雅舍札记
雅舍散文
雅舍散文二集
创作要目

雅舍小品
雅舍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茆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那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