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一只流浪狗眼中的经济学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聂小晴,黄约 著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4-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234印刷时间: 2010-4-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10407161包装: 平装



本书分为11个部分,分别从经济学入门、思维、消费、市场、成本、博弈、制度、理财、生活、信息、公共等方面入手。小狗皮皮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每一小节都会以有趣的事例、到位的分析、明确的论述让你改变对经济学的看法。
本书汇集了一个又一个浓缩的真理,装在了小狗的口袋里,让我们和它一起在经济学的世界里开始流浪吧。

聂小晴,独立撰稿人.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擅长财经类圈书和小说的写作。 善于用幽默诙谐的语育和讲故事的方式 将经济学知识娓娓来。 著有《读故事,学投资》、《一只流浪狗的心事》。

第一章 一只狗的幸福经济学
◎最初的安稳生活——期望效用带来交易
◎暴风雨前的宁静——幸福是否可以量化
◎赌博赢不来幸福——有选择就有机会成本
◎穷女人,富女人——做金钱的主人
◎乔迁的代价——效用的增加是交换的基础
◎最后的晚餐——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幸福的经济学
◎测测你的幸福指数
第二章 做一只理性经济狗
◎吃不完的肉包子——正视欲望的无限性
◎该吃的不吃,不该吃的乱吃——要理性,但不要过于理性
◎宠物店里的逗留——资源具有稀缺性
◎冷飕飕的街头,城管来了——盲目跟从是预期的理性
◎挨饿的流浪狗——过多的选择降低购买欲
◎被偷仓鼠复仇记——应当利己不损人
◎理智的经济学
◎测测你是不是理性投资者
第三章 用经济学的智慧换取狗粮
◎猴子给出的报价单——要合理配置资源
◎被困的饥饿男人——满意效用价值千金
◎被“潜规则”的女孩——最低消费是否应该被承认
◎别墅区的斑点狗——管好自己的口袋
◎以假乱真,富人区的冒牌犬——穷消费PK富消费
◎同狗不同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智慧的经济学
◎测测你花钱的态度
第四章 越忠诚的狗越不懂抢占先机
◎不会逃跑的狼狗——无法突破的常规思维
◎智慧胜于美貌——创新才能创富
◎生存大考验:自力更生——有需求,才会有供给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竞争=弱肉强食
◎萨摩犬的真伪——口碑的重要性
◎超市里的秘密武器——体验带来直接收益
◎均衡的经济学
◎测测你是否能成为市场的佼佼者
第五章 狗拿耗子不但多管闲事,还浪费成本
◎捉了麻雀,丢了大餐——成本的计算不能过于简单
◎被咬死的小狗——忘记沉没成本,向前看
◎同居亵渎了爱情——不可忽略的规模成本
◎嫁给牛粪的鲜花——每人都有一本账
◎“凉粉效应”,小摊主也能变身企业家——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昂贵的美容费——价格是看不见的手
◎矛盾的经济学
◎测测你的金钱观
第六章 懂得博弈的猎狗活得更久
◎偷盗者的鬼把戏——投资要舍得付出
◎苦恼猎人遭遇离婚危机——一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受罪的总是猎狗——退一步得到更多
◎那只兔子究竟属于谁——博弈也有均衡点
◎狭路相逢的对手——占据优势很重要
◎博弈的经济学
◎测测你的抗压能力
第七章 狗链是只“看不见的手”
◎谁动了那条狗链——制度怎样才合理
◎猎物是主人的,食物是自己的——激励好于惩罚
◎黑贝的坏脑筋——大锅饭里的集体失效
◎澡堂趣闻:垄断导致价格扭曲
◎停车场里自愿犯错的老人——现代制度下的犯罪
◎伤感的经济学
◎测测你的敏感度
第八章 用今天的骨头做明天的晚餐
◎小河里的骨头——学会挣小钱,才能有大钱
◎财富智慧:处于花与不花之间——节俭是一种悖论
◎富商走失的狗——财商决定什么
◎一时冲动的农民——投资要理智客观
◎老王院子里的新鲜事——站在大户的角度考虑投资
◎不能自主的家禽们——目光应当放长远
◎清醒的经济学
◎测测你的理财头脑
第九章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最佳吃骨头方案——选择意味着放弃
◎不会抓老鼠的猫——从要事做起
◎儿女的责任——孝顺里也有经济学
◎表演杂耍的小狗——示范带来负面效应
◎狗皮or羊皮:跳蚤的选择——确立正确的自我观
◎适当的经济学
◎测测你有无长远眼光
第十章 流浪狗躲不开的信息盲区
◎无法走出地下室的沙皮狗——不对称信息有利有弊
◎不是名牌的名牌狗——信息传递中的失真性
◎肉摊上的“活招牌”——完全信息是相对的
◎走狗屎运的屠夫——虚假信息中的陷阱
◎需要甄别的经济学
◎测测你是否会陷入盲区
第十一章 共有地:流浪狗的天堂还是地狱
◎农舍边的藏獒们——共有地属于谁
◎路边的骨头不能吃——产权是一种选择的权利
◎不易吃到的免费午餐——搭便车方便了谁
◎社区惊魂,刺耳的声音——一定要损害外部环境吗
◎选择天堂还是地狱——将共有变为私有
◎共有地的悲剧
◎测测你有无经济头脑
附录
◎十二星座的理财秘籍
◎四种血型的经济运势

第二章 做一只理性经济狗
该吃的不吃,不该吃的乱吃——要理性,但不要过于理性
一路上,大家还沉浸在失去奶奶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爸爸和妈妈相互责怪,都埋怨对方当时只顾着自己吃东西,没有看住奶奶。皮皮一声没吭,它知道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这时,皮皮看到路边的垃圾桶里有几块肥肉,便冲过去叼了过来,妈妈惊恐万分地喊道:“皮皮,快把它放下,不然你会像奶奶那样的。”
“不会的,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需要补充一点体力。”皮皮咬了一口,虽然不是很好吃,但对于疲惫的它来说,也算是佳肴了。
爸爸也劝阻它:“算了,皮皮,我们还是走一段路再说吧。”
皮皮吃得差不多后说:“我可是吃饱了,对流浪狗来说,随时补充体力是最重要的。”
皮皮此刻就像一个理性经济人,在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又叫做“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其包含两层意思:人是自利的,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为了有利于自己,并且每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事情和怎样做事情才能有利于自己。
皮皮对于食物是有选择性的,它很清楚在什么时候吃东西,该吃多少,就好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皮皮是正确的,因为接踵而至的问题很快验证了这一点。长时间的跋涉和未进食,使得皮皮的爸爸和妈妈体力不支。
它们没有了之前的好运气,总是碰不到可以吃的食物。皮皮正想要不要折回去为它们找找之前丢掉的那块肥肉时,只见妈妈和爸爸狂奔起来,冲到一堆粪便面前吃了起来。
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在极度饥饿时需要从中汲取营养,以保持体力。
看着狼狈的父母,皮皮叹气道:“哎,该吃的不吃,不该吃的乱吃。”
经济学卸下了人们头上的光环,让人们走出虚幻的精神圣殿,走进柴米油盐,走进利益纷争。红尘浮世,人间冷暖,成败得失,背后都有一股利益暗流在涌动。这个利益不仅是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感情利益,更有许多日常面临抉择的智慧。
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来看,什么时候吃东西对于狗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盲目乱吃,或者因为受到损害就不敢再吃,这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
皮皮有经济人的理性思维,它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它会用最好的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这里的“理性”指的是有限理性。
人的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占有信息的多少、理智和聪明的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的复杂多变使人难以驾驭等。但是,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会尽力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以理性的视角面对生活,人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应注意不要太过理性,有句老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便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处处都以经济学的理性视角观察世界,毕竟世界上除了经济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比如亲情、友情、同情心,如果在生活中一味地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变味。
所以,适可而止的理性思维是需要的,但一味追求理性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令人们失去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经济学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超脱和排除了其他的价值判断,即不去判断一件事是好还是坏、对社会有无精神价值,而仅仅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单纯的理性判断,有时还会造成判断失误。
皮皮告诉你: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程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人生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它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