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分類: 图书,传记,中国政治人物,
作者: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字数:版次: 1页数: 257印刷时间: 2010-2-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427531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孙中山先生以“爱国若命”的博大胸怀和深邃广阔的世界眼光,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竖起“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伟大旗帜,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辟了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事业,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为中国人民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从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光辉思想和崇高品质。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通过阅读,在充分感受孙中山伟大人格魅力的同时,亦会对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从中受到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目录1.少年时代
2.到檀香山去
3.学徒与学童
4.返乡亟思变革
5.反清“四大寇”
6.从医人到医国
7.上书李鸿章
8.创立兴中会
9.广州起义
10.伦敦蒙难
11.大英博物馆常客
12.广交日本与亚洲朋友
13.功败垂成的惠州起义
14.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15.联络学界 开导华侨
16.组建中国同盟会
17.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18.“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19.扫荡“保皇邪说”
20.致力于兴师起义
21.黄花岗上党人魂
22.武昌首义 星火燎原
23.归国主持大计
24.催生中华民国
25.临时政府成立
26.让位于袁世凯
27.视察各地 倡办实业
28.坚持发动“二次革命”
29.成立中华革命党
30.愈挫愈奋 永不息战
31.著书立说 规划建国宏图
32.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3.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34.开展群众运动 巩固革命策源地
35.黄埔建军
36.弭平广州商团叛乱
37.壮志未酬
38.奉安南京中山陵
跋
书摘插图赴港求学
1883年11月,孙中山进入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中等学校拔萃书室读书。拔萃书室同样是一所用英语教学的学校,孙中山继续接受西方教育,学习刻苦努力。此时的孙中山深感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身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应该,所以在课余时间他有意跟随一位伦敦会的长老区凤墀补习国文,并结识了美国传教士喜嘉理。
这年冬天,好友陆皓东也来到香港,两人相见分外高兴。他俩在美国传教士喜嘉理的劝说、鼓动和主持下,在香港的教堂正式接受洗礼,加入了基督教。人教时孙中山在受洗登记册上署名“孙日新”,区凤墀替他取粤语谐音改号“孙逸仙”,英文为Sun Yat-sen,后来这个英文名字传遍了世界。
1884年4月,孙中山转学到香港最负盛名的中等学校中央书院读书。这是一所由港英当局创办的高级中学,学生除华人子女外,有来自英国、美国、葡萄牙、印度、菲律宾等许多国家的青年。学校完全实行英国教育制度,有语文、文学、世界史、英国史、地理、几何、代数、算术、卫生、机械绘图、簿记和常识等课程。学校的老师大都来自英国著名大学,对西方历史的讲授尤其深入,孙中山听得津津有味,对西方共和国的组织、英国人民与王权斗争的经过,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都有了新的理解。
孙中山进入这所学科设置完备、师资力量充实、教学方法新颖的学校读书,接触到许多国家的优秀青年,不仅对他汲取西学知识大有裨益,而且对他世界意识的拓展,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到中央书院半年后,大哥孙眉的来信使孙中山不得不中断学业再次赶赴檀香山。因为孙眉得知孙中山在家乡破坏神像及在香港人教后,十分生气,写信佯称檀香山生意失败,需要扩充经营,要孙中山赴檀香山协助。188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一见到孙眉就遭到大骂和责打。孙中山不甘示弱,跑到孙眉书房,将悬在墙上的关帝神像取下扔进厕所。此后,孙眉把孙中山送到茄荷蕾埠的商店帮做生意,并收回以前赠给孙中山的财产。学做生意并非孙中山的本意,店里的伙计也因为他受孙眉的责打而看不起他。孙中山忍无可忍,决定重回香港求学。在奥阿厚学院教师芙兰蒂文和同学钟工宇等人的资助下,他于1885年4月乘船回国,孙眉劝阻未成。直到1888年父亲去世,兄弟两人才尽释前嫌。此后,孙眉一直都倾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深受法国侵华刺激
孙中山在中央书院就读期间,由边疆危机引起的中法战争,极大地吸引了孙中山的注意力。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1884年8月,法国议会决定扩大侵华战争,派遣军舰炮轰台湾的基隆炮台。没过几天又窜人福建闽江口,突袭停泊在马尾军港的中国军舰,还摧毁了马尾造船厂,迫使清政府对法国宣战。
在进攻台湾淡水的时候,法军被清军击退,好几艘军舰受创。当法国军舰开到香港想进行维修时,香港的船坞工人拒绝为他们修理。而法国商船抵达香港的时候,香港人民也不为他们卸货,不与他们交易。与此同时,国内人民和海外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法运动,香港《循环日报》评论说:“中法自开战之后,华人心存敌忾,无论商贾役夫,亦义切同仇。”发生的这一切让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感到中国人民已经有了相当的觉悟,也有了种族的团结力。他四处向群众宣传,说要战胜法国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是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
次年,清政府任命70岁的老将冯子材镇守广西,防备法军从中越边境进攻。3月,法军猛扑镇南关(今友谊关),冯子材率军抵抗。在中越军民的合力下,法军溃败,统帅纳克列尔也身受重伤,这就是名闻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战况传到了法国,议会大哗,总理茹费理的内阁因此倒台。
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新约》。当时人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这场战争的结局给孙中山以极大的震动。太平天国的反清故事,各族人民抗击清王朝的斗争事迹,在现实政治的巨大冲击下,一齐涌上心头,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统治是中国软弱落后的根源,实在是非打倒不可了。于是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志向应时而生。
借医术为人世之媒
1886年夏天,孙中山从中央书院顺利毕业,前往广州学医,打算以学堂作为宣传的阵地,借助医术深入社会。在传教士喜嘉理的介绍下,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学医。该院创办于1835年,是亚洲最早的西医院。1855年开始招收学生习医。孙中山入校时,学费每年20元,学生入学后住在医院内,男同学12人,女同学4人。令孙中山奇怪的是,同班的同学分开坐在教室里,而且男女同学之间还挂着帐幔隔开。学校还规定男学生不能参加产科实习,对此,孙中山极力反对。他对校长嘉约翰建议说:“学生毕业后行医救人,遇有产科病症也要诊治。为了使学生获得医学技术,将来能对病者负责,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校长觉得孙中山言之有理,后采纳了孙中山的建议。不仅允许男同学参加产科的诊治实习,并且把男女同学之间的帐幔也撤去了。
除了学习医学知识外,孙中山还在课余请国文教师陈仲尧为他讲授儒学,有时候两人辩论学问直到深夜。有一次,陈仲尧讲解“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孙中山表示反对,说应该是“行之非艰,知之I睢艰”。这可视作日后他“知难行易”思想的发端。孙中山一心扑在学业上,生活条件再艰苦也无所谓。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孙中山聪明过人,博闻强记,平日不苟言笑,遇有话题则议论滔滔。无论三教九流,都可以和他畅谈。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