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第三辑)——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城市规划与建设设计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李其荣 编著
出 版 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字数: 561000版次: 1页数: 259印刷时间: 2003/01/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50769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的专著。旨在唤起人们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小对历史文化的强烈保护意识,总结国内外遗产保护的经验教训,求得保护与发展双赢。
本书从理沦上探讨了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城市法规体系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结合实例重点沦述了名城物质实体保护即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古城整体空间环境保护的方法,并从旧城更新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层面阐述厂历史文化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途径,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所面临的人口、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的挑战。
本书反映了国内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体现厂我国城市研究的水准,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动态性、前瞻性的特点,可供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人员、干部、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址市学、经济学、地理学、旅游学、历史文化学等广大理论工作者学习与参考。
作者简介
李其荣,1954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国际移民评论》杂志特约评论员。研究领域为美国史,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社会经济史,城市史。著有:《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美国精神》、《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维多利亚女王》、《爱迪生传》、《美国人在想什么》、《小布什通往白宫之路》(合著)等,在海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2001年3月和9月分别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华中师范大学一等奖。1991年以来曾先后多次在英国、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
目录
1 理论思考: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
1.1 城市的起源与城市规划的产生
1.2 城市规划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1.3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1.4 城市发展与文化意识
1.5 城市规划与古城保护
1.6 国际合作与历史文化保护
2 城市法规体系与历史文化保护
2.1 国外城市规划体系
2.2 联合国保护世界遗产的公约
2.3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之比较
3 文物古迹保护与文化遗产的传承
3.1 文物的定义
3.2 文物保护的意义
3.3 国外文物保护思想
3.4 欧洲文物建筑保护界的主要流派
3.5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调整和完善
3.6 我国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7 文物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3.8 文物保护的范围和内容
3.9 文物保护的管理
3.10 中外广播保护实例分析
4 历史地段的保护瑟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
4.1 历史地段与历史保护区的界定
4.2 历史地段环境的特色
4.3 历史地段保护的价值
4.4 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原则标准
4.5 历史地段的保护主题
4.6 国外历史地段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4.7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
5.1 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内涵
5.2 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
5.3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5.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5.5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历史
5.6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绩与总是
5.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5.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5.9 中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实例
6 旧城更新必造与历史文化的保护
7 历史文化名城产业结构的调整
8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媒体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