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非常道:开启投资新思维

分類: 图书,个人理财,投资指南,
作者: 李南 编著
出 版 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200000版次: 1页数: 214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9360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说不上是横空出世,但《财富非常道》面对观众时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在普通人看来通常是严肃得无以复加、刻板得缺乏想象的财经节目居然还可以这样呈现:
一位财经专业出身而观点和理念更加专业的女主持人,与两位嘉宾一起,用他们全新的投资理念、用他们对财经世界的深刻理解,用他们启迪性的思维和睿智的语言为观众烹调了一道别具风味的财经大餐。
解析飞涨的CPI指数、对话“中国的巴菲特”、探究股市的“蝴蝶效应”、分析股市大跌时的基金投资、共话越来越近的股指期货,《财富非常道》帮助投资者寻找立足于市场的新技巧;
分析印花税突袭风暴影响、辨析“三管齐下”政策出台原委、预测政策市下的2007年楼市、解析政协“一号”提案,《财富非常道》帮助投资者把握政策对投资及生活的影响;
投资黄金与红酒、做好婚姻理财、注重信用资产,《财富非常道》甚至关注一些尚未进入主流视野、还未被充分发掘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机会。
一样的财富,不一样的观点。
本书作为《财富非常道》节目精华集萃,旨在给予投资者“非常”的指导,帮助投资者领悟“非常”的投资理念。在你通向个人财务自由的道路上,《财富非常道》会让你开卷有益,开卷有“道”。
作者简介
中国财经脱口秀第一人----李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财富非常道》主持人。她的采访对象包括了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最成功的企业家以及索罗斯等国际金融界和企业界的风云人物。从现场记者到众多财经节目的主持人,李南以睿智、犀利的风格树立起其专业形象,但其中又不乏机智风趣,在中国的经济界和传媒界成就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2006年11月13日,李南以脱口秀的全新方式挑战财经电视的节目样态。倾夜之间,作为中国财经脱口秀第一人,李南和《财富非常道》一起,站在了财经电视节目的顶峰。
凭借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美女主持人李南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中国最资深、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电视主持人之一。
目录
序言
第一篇:战胜市场
飞涨的CPI指数
透视“当代庄家”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
股市里的“蝴蝶效应”
炒汇:剪不断,理还乱
第二篇:对话“中国巴菲特”
林园说“市”
花荣:玩转“盲点套利”
“杨百万”跌后论股
第三篇:基金,“井喷”之后
做基民,还是做股民?
国内基金PK国外基金
看“基报”,做明白基民
掀起“私募”的盖头来
股市大跌,杀基还是换基?
第四篇:如何应对政府“出牌”
加息的步伐,股市的舞蹈
印花税风暴突然袭来
是组合拳,还是棉花拳?
中国流动性大考
QDII:走向外面的世界
第五篇:黄金.美酒.名画
黄金:闪烁财富的光芒
红酒:最浪漫的投资
画中也有黄金屋
第六篇:谁逼疯了房价?
降不下的房价
中国楼市的“鸡尾酒疗法”
解读政协“一号提案”
政策下的2007楼市
房产商眼中的“房市”
第七篇:理财,比挣钱更重要
后记
网友留言
书摘插图
李南:我一直觉得基金做长线,我跟研究基金的人聊天,我说你告诉我,基金是不是做长线的,他跟我说,基金本身作为投资工具是长线品种,但是对任何一只基金你都可能不一定长期持有。比如说牛市时你可能买指数型基金,但是调整时你可能买平衡型基金。你一直在买基金,但是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一只基金可以长期适用20年。目前的中国市场上,他觉得应该是换基金,不能够总是持有一只基金。
该不该信传闻
李南:基金公平交易监控小组其实是为了让基民能够放心,怎么样能让股民放心呢?
水皮:基金市值的披露已经算快的了,天天都在披露。
李南:证监会有一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我觉得如果能够把整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再推进一步,其实有助于整个市场健康和透明的,而且有人问我,李南你做这个节目后消息肯定特别多,买股票就特别好买。说实话,我消息真的很多,但是消息多只能增加你赔钱的机会。我不知道你们两个是什么感觉?
水皮:你们券商也听消息吗?
吴浩:当然听了,肯定是听的。
李南:听谁的消息?关键是信息源来自哪里,信息源是不是可靠?
吴浩:我觉得这种心态其实在每个投资者身上都会折射出来。因为大家都想走捷径,都有投资侥幸心理。
水皮:我现在肯定不听消息,因为我在听消息上吃过大亏。1996年时,我跟西北的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关系非常非常好。市场有传闻时,他都会给我很肯定的说法、跟市场完全相反的说法,而且我也从中受益。比如市场说股票送配方式非常好,他的确告诉我什么送配都没有,结果他们开完董事会,公布下去之后真的什么都没有。
他们当初这么做是为了配合机构建仓,结果涨得好好的股票一下子就停了。我也建仓,他就说在这个时候不配合机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方案。但是我们公司是好股票,跌到一定地步可以拿。按照他的想法他会把公司最好的资产置入进去,当然也有高额的配股方案。大家一算这个非常棒,除完权之后每个单股利润把新资产置换进来还能高于原来没有除权前的单股利润。他自己也非常乐观,自己家里人也买股票,他夫人也在股价翻倍之后杀进去,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自己也不知道随后面就被双规了。所以他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方案得不到批准,就因为管理层对他已经不信任。但是他自己无法知道。
吴浩:我觉得水皮说的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我想提醒你,最近这一段行情消息真的很准。这是很多股票的现象。这一段行情当中最明显的特点,大概是近两周信息不对称的股票涨幅最大。
李南:所以目前管理层已经开始关注这些现象,为什么出台这样的法规,就是对你们这些券商要有所规范和警惕。
吴浩:尤其是一些ST的股票,因为大家都知道ST公司质量很差,就有人很想去重组它,有一点点消息这些ST马上涨停。从两块钱、三块钱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涨上去了。
李南:我给你们俩做一个测试,这是《证券时报》的测试,您认为当前上市公司传闻满天飞的问题,是否比以往更严重?
水皮:那肯定是更严重。总归不管是真是假,都想弄点东西。
吴浩:这一阶段很严重。
李南: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更严重的是50.48%,认为变化不大的是40%,认为减少的是8.64%。另一个问题,你投资股票是否会根据上市公司传闻来操作?
水皮:我更愿意相信有产业背景做支撑的这种所谓传闻。
李南:还有个问题,您对上市公司就传闻的信息披露如澄清是否满意?
吴浩:非常不满意,基本上都没有披露。
水皮: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对称是相对的。就像很多公司都是借壳上市,但外面的人都不知道借哪个壳,只有券商自己心里最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