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百年录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孙新,王涛著
出 版 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字数: 700000版次: 1页数: 640印刷时间: 2010-3-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3662025包装: 平装

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是广大妇女的盛大节日。2010年3月8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纪念日。《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百年录》一书全方位、多层次地再现了“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从1910年建立到2010年100年的发展全过程,客观、辩证地记录了100年间“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的影响从小到大,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地位逐步提高的全过程,是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0周年的献礼图书。

序
第一章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
第一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工业革命的基础性作用
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前西方国家妇女的状况
第二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源头和诞生日
一 第二国际的建立对妇女斗争的推动
二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和第二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导向作用
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源头和诞生日
第二章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广泛设立与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国家妇女节的设立与妇女运动的全面高涨
一1911—1912年间西方国家的妇女节
二 1913—1914年间西方国家的妇女节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妇女运动的影响
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妇女的斗争
第二节苏俄及东欧国家的妇女节与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
一苏俄妇女的斗争
二 东欧国家的妇女运动简介
第三节亚非拉各国劳动妇女的斗争
一亚洲
二非洲
三拉丁关洲
第三章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
第一节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兴起
一女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劳动妇女的觉醒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思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劳动妇女解放事业
一五四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二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运动指导方针的确立
三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妇女斗争的新高潮
五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中国妇女运动
六解放战争中的中国妇女运动
第三节新中国的劳动妇女运动
一新中国成立后前7年的妇女运动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妇女运动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妇女运动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妇女运动
五新世纪中国妇女事业的大发展
第四节新中国的妇女会议和妇女组织
一新中国的妇女会议
二新中国的妇女组织
第四章联合国及各种妇女组织对劳动妇女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联合国成立以来对世界各国劳动妇女发展的推动
一 1945-1974年联合国为推进劳动妇女发展的行动
二1975-1980年联合国为推进劳动妇女发展的行动
三1980-1990年联合国为推进劳动妇女发展的行动
四 1990年-2000年联合国为推进劳动妇女发展的行动.
五2000年以来联合国为推进劳动妇女发展的行动
六妇女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第二节国际性的妇女组织和妇女会议
一 国际性的妇女组织
二国际性的妇女会议
三联合国的妇女大会
第三节世界各国的妇女组织
一 欧洲
二亚洲
三 非洲
四 美洲
五大洋洲
第五章著名的妇女人物
第一节世界著名妇女人物简介
第二节中国著名妇女人物简介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起源
第一节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的历史背景
一工业革命的基础性作用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
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探讨妇女问题的时代似乎应该结束了。形势发展之快已不容再有思考的余地,各阶级的妇女都聚集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下,与她们的父兄、丈夫共同为本阶级的利益而战斗。广大劳动妇女为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要求妇女解放的国际妇女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劳动妇女的解放斗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斗争息息相关,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曾经说过: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在劳动妇女们的长期斗争中,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劳动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是劳动妇女争取自身解放斗争的产物。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的根源要追溯到第一次工业革命。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掌握实权的议会开始支配国王,控制社会,国家的真正统治者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国家机器尤其是暴力机器,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道路。他们通过“立法”的形式,扩大了圈地运动。他们对国内人民进行剥削,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发行国债,扩大海外市场和发展国内工商业,加紧进行原始资本积累。他们由此创造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的资金这两个前提条件,使得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