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研究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童士清 著
出 版 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字数: 154000版次: 1页数: 193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4954916包装: 平装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和信贷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信贷行为的变化亦很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贷长、贷大、贷垄断”引起的贷款长期化和贷款集中化等。本书深入阐述了这些变化及特点,展示了30年多年来我国银行信贷演变的历史进程,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做了深入分析,从现象到理论再到实证,层层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构,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童士清,1975年生于安徽金寨,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先后在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学习金融学专业,分别于1997年、2000年和2008年获经济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从事货币信贷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在《金融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1 引言
1.1选题背景
1.2概念、基本假设和方法
1.2.1有关概念
1.2.2基本假设:关于规模导向与利润导向
1.2.3关于方法论与数据来源
1.3文献综述
1.4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2信贷制度变迁及其逻辑
2.1信贷:财政的附庸
2.1.1计划信贷配置制度的确立
2.1.2信贷与财政:货币资源配置的两种途径
2.2信贷:财政的替代
2.2.1放权让利式改革与国家财力的下降
2.2.2财政融资功能的下降与信贷重要性的上升
2.3信贷:融资功能的回归
2.4小结:关于行政性信贷配给与市场性信贷配给
3信贷总量增长:轨迹描述与实证分析
3.1 信贷增长轨迹: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情形
3.2贷款供求与贷款供求函数
3.2.1 完美竞争性信贷市场贷款供求:贷款利率是决定性因素
3.2.2S-W:非单调的贷款供给曲线
3.2.3S-W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3.2.4中国的贷款供求函数:一个综合
3.3信贷增长的实证分析
3.4小结
4信贷投向结构:关于信贷配给与信贷拥挤
4.1信贷投向结构与信贷配给
4.2市场性信贷配给与信贷拥挤
4.3信贷配给与信贷拥挤并存的原因
4.3.1 银行风险观、利率管制与超额信贷供给
4.3.2预算软约束、银企关系与企业过度借贷
4.3.3银行市场定位雷同与信贷集中
4.4信贷配给、信贷拥挤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5信贷期限结构:信贷长期化的原因与结果
5.1信贷长期化的事实
5.2信贷期限结构的决定:理论分析
5.2.1信贷期限的决定
5.2.2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期限结构的主要因素
5.3信贷长期化的原因:实证分析
5.3.1变量选取
5.3.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相关性检验
5.4信贷长期化的微观与宏观影响
6贷款/GDP:变化态势与影响因素
7金融机构信贷运行与宏观经济
8总结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