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图说

分類: 图书,建筑,园林景观/环境艺术,名作赏析,
作者: (明)计成著,赵农注释
出 版 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字数: 200000版次: 2页数: 313印刷时间: 2010-1-1开本: 16开印次: 5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138747包装: 平装


《园冶》一书是明代著名造园专家计成积几十年建造园林的经验,而写就的一本园林学著作。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此书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园冶图说》对计成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注释说明,以便于现代读者的阅读;另选配了约两百幅左右的园林图片,对计成的造园理论加以“图说”,与计成原作图文互让,相得益彰。
本次修订,赵农先生悉心研究,增补了注释多条,园林解读图文多篇,更臻完美。

再版前言:乔木参天 虬枝拂地
概说:境造桃源 巧夺天工
冶叙
题词
自序
卷一
兴造论
园说
一 相地
(一)山林地
(二)城市地
(三)村庄地
(四)郊野地
(五)傍宅地
(六)江湖地
二 立基
(一)厅堂基
(二)楼阁基
(三)门楼基
(四)书房基
(五)亭榭基
(六)廊房基
(七)假山基
三 屋字
(一)门楼
(二)堂
(三)斋
(四)室
(五)房
(六)馆
(七)楼
(八)台
(九)阁
(十)亭
(十一)榭
(十二)轩
(十三)卷
(十四)广
(十五)廊
(十六)五架梁
(十七)七架梁
(十八)九架梁
(十九)草架
(二十)重椽
(二十一)磨角
(二十二)地图
屋宇图式
四 装折
(一)屏门
(二)仰尘
(三)户槅
(四)风窗
装折图式
橘棂式
卷二
栏杆
栏杆图式
卷三
五 门窗
窗门图式
六 墙垣
(一)白粉墙
(二)磨砖墙
(三)漏砖墙
漏砖墙图式
(四)乱石墙
七 铺地
(一)乱石路
(二)鹅子地
(三)冰裂地
(四)诸砖地
砖铺地图式
八 掇山
(一)园山
(二)厅山
(三)楼山
(四)阁山
(五)书房山
(六)池山
(七)内室山
(八)峭壁山
(九)山石池
(十)金鱼缸
(十一)峰
(十二)峦
(十三)岩
(十四)洞
(十五)涧
(十六)曲水
(十七)瀑布
九 选石
(一)太湖石
(二)昆山石
(三)宜兴石
(四)龙潭石
(五)青龙山石
(六)灵璧石
(七)岘山石
(八)宣石
(九)湖口石
(十)英石
(十一)散兵石
(十二)黄石
(十三)旧石
(十四)锦川石
(十五)花石纲
(十六)六合石子
十 借景
自识
跋语
再版后记

明代版刻《渔歌图》
江南私人园林艺术的兴盛与明清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富裕带来生活水平和文化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个人意志的拓展与国家政权的专制相互冲突,最终导致了独善其身的息政退思。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退思园、艺圃等,扬州个园、寄啸山庄、片石山房等,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杭州西湖周围的郭庄等私家园林的出现,几乎都和这种生存的现实有关。
江南园林融汇了住宅和娱乐的许多功能,寄寓着造园者的人文理想和生活意识,也表达了园主人的哲学、文学、艺术、人生的诸多观念。从而使古典园林成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最高体现。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以及后来又融进了禅释的“芥子纳须弥”的思想,园林的存在成为“人即宇宙,宇宙即人”的意境写照。
《论语》中“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固有的山水情怀,在园林中得以实现。以园林安家,居、游、观、思,也是个人精神的一种反思和激励。陶渊明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仅仅是对国家制度的某种期望,也包含了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尴尬和无奈。
……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