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战争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社会与环境,
作者: 杨永龙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0-6-1字数: 150000版次: 1页数: 189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5727298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海平面上升、冰川消失、物种灭亡、病毒肆虐、极端天气频发------是什么导致我们的地球如此癫狂?气候的变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气候的变化。本书为你诠释异常气候背后的来龙去脉,讲述气候酿制的政治战争。揭秘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气候风云,指明墨西哥气候大会的希望之光,也为普通大众的低碳生活指明方向,是了解气候变化原因,气候政治风云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最佳读本。
作者简介杨永龙,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畅销书创作,近期将出版《中国式处世智慧》等著作。
目录第一章地球不能承受之暖
气候为何而变?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无处可去的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消失的岛国
冰川之难
物种消失——动物们的哥本哈根
极端气候,大自然的报复
热带病扩散,史前病毒的复活
专题:全球变暖的前世今生
第二章国际气候大博弈
转动国际气候谈判的车轮
伟大的里程碑
《京都议定书》
巴厘岛路线图
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
气候政治的国家利益集团
从单轨制走向双轨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外的官方谈判机制
专题:国际气候谈判风云大事记
第三章决战哥本哈根
通向哥本哈根之路
大会开幕,三强博弈
“西方密约”激怒中国
小岛国的愤怒
“无诚意”谈判的闹剧
气候谈判政治版图
专题:哥本哈根大会七宗“最”
77国集团的“出走恐吓”
气候大会换帅风云
中美交锋
压轴大戏传遍信心和希望
中国的承诺——绝不轻言放弃
终点,还是起点
专题:哥本哈根协议文件(全文)
翘首2010年墨西哥会议
第四章走向低碳之路
斯特恩报告
21世纪最大的挑战
全球进入“后工业革命”时代
新能源的角逐
希望之“能”
碳交易,新的淘金时代
第五章中国的气候决择
中国的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的三条道路
低碳时代的中国能源战略转型
低碳城市,任重道远
中国不是卖“碳”翁
生态文明,不是飘渺的未来,而是唯一的明天
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
全书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气候为何而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气候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百年里,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了14.4厘米,中国则上升了11.5厘米。于是,我们所居住的一些美丽的岛屿和低地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离你很远,因为你住在靠北的高地。不要庆幸,你是否注意到身边极端的天气——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夏天更热,冬天则更冷。更加现实的例证: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刚刚结束的这段时间里,北半球暴雪成灾,南半球洪涝肆虐,死伤无数。这是不是很有讽刺意味?
气候变了,但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
温室,这个词语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安全感。的确如此,开始的温室效应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福音。暖和的气候使人们能更舒适地生活,也大大降低了生活成本。但物极必反,当温室气体越来越多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议题也许造物主也没有想过。
目前,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其次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1750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280ppm。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每年大约上升1.8ppm(约0.4%),到目前已上升到近360ppm。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若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560ppm,地球平均温度将有较大幅度地增加。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怀疑太阳活动的频繁也是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元凶。美国S•弗雷德•辛格和丹尼斯•T•艾沃利的《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中认为全球变暖并非人类的责任,而是地球气候变化自有的历史规律。他们认为全球变暖是不可阻挡的,而且是一种每隔1500年就会出现的周期现象。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极冰盖持续缩小,但这可能是因为地球在向下一个冰期过渡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因为过去的研究发现,太阳活动规律性变化导致了历史上的4次冰期,每一次的过渡期都存在升温现象。例如,17世纪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19世纪末以来地球温度的上升不过是这次小冰期的结束。
但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
气候变化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提了出来。气候变化问题直接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及能源利用的结构与数量,正在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
可是,担心地球变暖我们就得放弃使用化肥、汽车和空调吗?就得放弃在20世纪已经取得的先进科学技术吗?而这些科学技术曾使人类的寿命整整延长了30年,那么我们将何去何从?
……
书摘与插图